诗人·远方

来源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an52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凡尘有菩提,明月映禅心。
  你着一袭红袍,从雪域之巅走来,足踏莲花,吟唱着那古老的情诗……一箪食,一豆羹,一朵水莲,一弹指,拈花一笑万山横,青灯黄卷、古佛僧衣,自有外人不可参悟的魅力。然而你的骨子里又渗透着与生俱来的浪漫情怀,你注定不会成为普通的僧人,不会安于这种暮鼓晨钟的清寂。
  你像一朵清香的白莲,何处而来?又要归于何方?所有孤独的灵魂,朝拜在你的法座下,虔诚的祈祷。回溯往事,一幕幕如在梦中,你至今都无法明白,为何让黄教的你成为红教王?你不愿!不愿,却又无可奈何。座下的人虔诚地祈祷,希望你能满足他们的愿望。可笑啊,真是可笑,你连自己的愿望都被禁锢在这一方囚牢,能为他们做什么呢?
  日复一日,依旧是那声声祈祷,而你的思绪早已飘向远方。
  能说的都是诗。能唱的歌,已成往事。
  我捧着一首小诗,慢慢走向梦中的高原。红墙拥抱着白宫。宫殿里,佛塌上,尘封的往事,仿佛昨日你在门前悬挂了一世记忆,留给了我永恒的向往。
  爱情成就了你,你成就了诗歌。你的声声念诵犹如晨钟暮鼓敲醒了世人,你犹如明镜的胸怀,与澄澈的蓝天遥相呼应。天上的群星仿佛是你智慧的眼眸,凝视着这纷纭的世间。起伏的青山上,有你雄伟的宫殿,山顶那皑皑的白雪,也許就是众生对你敬献的哈达。山的那边,那些你爱过的,爱过你的人们,期盼你把智慧的光芒洒向大地。
  我想走近你的高原,坐在你的身旁,只是想听一宿梵唱,闻一闻那些驱魔避邪的藏香,听一听你神话般的爱情故事。
  高原上,人人在说着:仓央嘉措。
  莲花在你面前开落,情色在你心里凋零。这一刻,其实,你已飞升成仙。
  诗人,菩提中走来的诗人,在水中死去。仓央嘉措,高原上活着的仓央嘉措。我永远不会忘记你,就像你永远不会死去。永远,让我逐梦远方。
  (编辑
其他文献
【摘要】我们在出生于这个世界后,通过眼睛和耳朵进行对世界认知的第一步,而在学习认识的过程中,我们第一个接触到的就是语言,其次为文字。一句话语通过不同的语调和断句所呈现和表达的意思和含义也不尽相同,儿童在学习小学语文教材的过程中,对应其学习的文字和声调,学生接触到了自我情感表达的方式方法,即对话和日记。此次就学学语文教学中在写作教学中的修辞实际应用进行探讨,也希望此篇的分析能为日后语文写作教学题材提
【摘要】在应试教育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会将重点放在学生的作文成绩上,使得学生在写作文时,有很明显的套用痕迹。基于此,笔者在分析了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后,提出了层递式教学的重要作用,最后给出了层递式教学在高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意在帮助高中语文教师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层递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快看,压瘪的乒乓球放到热水里就鼓起来了”、“瓶子上的气球也鼓起来了”、“哈哈,被瓶子吞掉的鸡蛋拿不出来了。好神奇,原来气压有这么大的魔力呀”……  每周的科技活动课简直比体育课还热闹,学生们不仅不用规规矩矩地坐在座位上,甚至还可以在“欧巴”面前“动手动脚”、大声发表自己的意见。  咦,老师去哪里了?也不来管管吗?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哦!那个戴着眼镜、一脸学生气的“欧巴”——欧小忠就是他们的老师
【摘要】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发展学生核心素养背景下,语文作为工具性极强的学科,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十分重要。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素养整体结构的基础层面。课堂,不仅要守住语言学习这一核心,还要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和培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信息技术;口语交际;专题复习;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前段时间,我在一本教学杂志上接触到“核
【摘要】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为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大投影色彩纷呈、多媒体视频影像、互联网师生互动和APP平台直播等等新形式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然而喧嚣和热闹散去之后会留下什么,浮华和造作褪尽之后还剩下什么,语文课堂教学原有的质朴和真实、思想和厚重是否依旧,这是本文想要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回归;本色;语文;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课程改革的日益推进为语
還是19岁的时候,初上CBA赛场的沈梓捷曾经在一场比赛中两次封盖易建联,让球迷大惊,一颗内线新星仿佛冉冉升起。但随后的两个赛季,球迷总批评他“原地踏步”、“荒废天赋”。上赛季,沈梓捷让人印象最深的是临近终场一记空中接力绝杀新疆,但那个赛季深圳队成绩不佳。本赛季,沈梓捷脱胎换骨,无论竞技状态还是数据,都有了质的变化,这些远不是一句“李慕豪离开给了他更多机会”可以解释的。  这离不开沈梓捷自己的努力,
【摘要】《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施稿)的“关于写作”中,明确要求要让学生少些命题作文,强化平时的练笔指导。本人认为,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能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中轻松学习语文,愉快地进行作文的活课堂。  【关键词】情境创设;激发兴趣;学以致用;自改互改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使学生
可可生于1883年,她是一对贫穷的法国未婚夫妻的第二个孩子。可可的父亲是来自塞文山的杂货小贩,母亲是奥弗涅山区一位牧民家的女儿。因为母亲死于肺结核,可可遭到狠心父亲的抛弃,才5岁就成了孤儿。  尽管可可的童年生活充满了苦难,但她却有一颗爱美的心。找不到好布料,她就将旧麻袋剪开后,给自己设计时装,她还能用野草、庄稼秸秆编织出精美的帽子、头饰。每次,当她穿戴一“新“后,出现在小伙伴面前时,都能引起一阵
【摘要】在我们的生活当中,肯定会出现这样一些人,他们平凡而伟大。他们的伟大,是因为他们在平凡的生活当中创造不一样的生命价值,用无私和奉献去证明自己的毅力。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当中,我们的主人公保尔就是这样一个能经得起锤炼和岁月考验的人。  【关键词】意志;勇敢;逆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他有钢铁般的意志,他所走过的道路充满荆棘,但是却用自己大无畏和勇于挑战的精神,
【摘要】本文针对2016年第6期《语文月刊》刊发的江苏淮州中学卜廷才、葛以松老师的《“挑战不可能”有歧义》一文提出质疑,提出了语义理解必须结合语境,在一定的语境中歧义会消失,有歧义的句子未必有语病的观点。  【关键词】挑战不可能;语病;歧义;语境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2016年第6期《语文月刊》刊发了江苏淮州中学卜廷才、葛以松老师的文章《“挑战不可能”有歧义》。该文引用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