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能力的性别差异探析

来源 :数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w19880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男女学生在学习数学上是否有差异,如有,差异是否显著,如何克服消除?乃是国际上的数学教育研究中的一个大问题,1993年有国际会议专门讨论过,中国情形如何,还没有系统的研究。这里的两篇文章,一篇侧重于讨论分析,一篇侧重于数据调查,现发表于此,供大家讨论,也可作为中国数学教育状况基本资料的一种积累。
其他文献
发表在《数学教学》1995年第3期第40页,关于1995年第2期问题第358题,其题目和解答是这样的: 设x、y、z∈R~+,且xy+yz+zx=1,求证:xyz(x+y+z)≤1/3. 证明:
我国职业培训的人格、技术、能力'三位一体'模式,由两个层次、三大子系统组成:第一层次指人格;第二层次包括技术和能力;三大子系统共有十大要素.这一模式防止和克服
本文结合我多年来对初中数学课外活动的教学实践,对观察与试验这一数学思想方法的应用作一些探讨。 例1 已知两个质数之和为99,求这两个质数。 该题虽涉及数学知识不多,但在
政治课教学中课本的多变性、教学内容的枯燥性、教材整合的复杂性、知识呈现的单调性、学生兴趣的缺失性、提高效果的艰巨性等特点,决定了政治教师必须紧扣课改要求,围绕课堂教
根据我区普通初级中学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在改革课堂教学中,通过系列化的数学习题,对学生加强基础,培养能力进行了一些尝试,收获较大。 所谓系列化习题,从总体上来说,就是以
上海市新编高二教材讲到:两个非零向量a与b平行的充要条件是并安排了例3作为应用. 例3 已知,试确定实数k,(1)略;(2)使互相平行. 其实,例3研究的问题(与是两个不平行的非零向
著名科学家牛顿有句名言:“没有大胆的猜想,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发现和发明。” 然而,在传统的数学教材中,过份地重视演绎而忽视了知识的发生过程,过份地强调学科的严谨性和科学
一、运用情景模拟教学法(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学习兴趣一旦形成,学生便会积极、主动、心情愉快地学习。我校旅游专业中来自
上海市新编数学教材六年级第二学期关于多边形内角和公式的推导既是重点,又是难点.笔者从分析学生的思维障碍入手,以“观察→思考→操作→归纳”为基本教学过程,突破这个重点
作文评语的作用在于使学生得到知识上的充实、学习上的动力、心理上的满足。因此,教师要以巧妙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使之明确自己的成功和不足,明确改进的方向。笔者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