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教于乐——激发幼儿学习的动力来源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r41084325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兴趣的含义兴趣指兴致,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在心理学中指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它表现为人们对某件事物、某项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二、兴趣在幼儿成长中的意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幼儿认识世界的动力,幼儿的兴趣决定了一切自主选择的活动,是幼儿一切活动的来源。兴趣可以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两种。在3—6岁的幼儿期,
其他文献
实验教学在科学课教学中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近年来,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也丰富了小学科学的教学内容,而实验教学似乎还只是在实验室演示、分组的形式。如果我们将现代信
小学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对自然、对生活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鼓励他们自己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在的小学科学教育应该与实践、与生活结合起来,让学生认识到科学来源于生活,并终将为生活服务,培养学生对于科学的热爱。  小学阶段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进一步的学习夯实基础,因此,小学阶段的学习,一定要注意培养孩子对于课程的兴趣。目前在小学教育的实践教学中,由于科学学科的神秘性,孩子们总是认为科学非常深奥
一、前言  在我居住的盛泽镇,有“日出万匹,衣被天下”的美誉,但儿童的隔代教育也是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很多年轻人都是做关于丝绸、布的生意,需要长时间去外地工作或者应酬加班。孩子的祖父母们自觉地成为全面照顾第三代的“现代父母”。这种由祖辈对孙辈的抚养和教育称之为隔代教育。我们发现,由于儿童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行为习惯方面的断层或缺位。受隔代教育的儿童,行为习惯上多存在
下简称手机)涌入了我们的生活,在学生群体中也迅速普及。而青少年学生缺乏分辨能力和自控能力,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更应该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和合理的监管,帮助他们建立合理使用手机的观念,让手机更好地为我们的教学服务,让信息技术课堂变得奇妙无穷!  我对本校五、六年级9个班级共447名学生进行了统计,其中拥有自己手机的学生有192名,最多的班级有27名,占全班总人数的52.94%,最少的班级有15名,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规定了小学图书室的职能之一就是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笔者认为各项图书室管理制度、规则的建立、健全;学校领导重视图书利用;充分利用图书室资源,以读书为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想办法激发学生读书兴趣,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尽量让所有学生都喜欢上阅读。这些都是必需的,而且要努力做出成效,如此才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小学图书室的标准化、实用化。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指出,教师要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