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书香(编辑·李军)荫炊事班里故事多荫食物里有抚慰人心的力量 不停地开枪射击之后,维克斯机枪里的水会沸腾,这时,士兵们可以拆开枪管倒出热水泡茶喝。这是从一战纪录片里学到的冷知识。那杯让士兵暂时忘掉炮火的茶,弥散着袅袅热气,看上去很好喝。一战纪录片《他们已不再变老》 只是看上去。蒂莫西,小说《战地厨师》中的主人公、美军G连管理部炊事兵,说战场上,不仅茶,连用马口铁小锅煮出的咖啡,味道都“像淡泥水”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香(编辑·李军)荫炊事班里故事多荫食物里有抚慰人心的力量
不停地开枪射击之后,维克斯机枪里的水会沸腾,这时,士兵们可以拆开枪管倒出热水泡茶喝。这是从一战纪录片里学到的冷知识。那杯让士兵暂时忘掉炮火的茶,弥散着袅袅热气,看上去很好喝。
一战纪录片《他们已不再变老》
只是看上去。蒂莫西,小说《战地厨师》中的主人公、美军G连管理部炊事兵,说战场上,不仅茶,连用马口铁小锅煮出的咖啡,味道都“像淡泥水”。
食物里有抚慰人心的力量
以“吃”为人生最大乐趣的蒂莫西,参军之初,为是否加入炊事班而犹豫不决时,——军营里普通士兵瞧不起炊事兵,认为他们是“掉队的人”——是奶奶的信鼓励了他:“做饭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不过这份工作很有价值,打仗离不开吃。”于是,炊事兵蒂莫西,帶上枪、菜刀和平底锅,随诺曼底登陆的大军,第一次踏上二战战场。在战地与厨房的历练中,他从稚气的新兵,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老兵。
打仗离不开吃,推理也是。虽然以二战为背景,《战地厨师》却是一部推理小说,一边是命悬一线的战场,一边是谜团重重的奇案:降落伞和西打酒、蛋粉失窃事件、战争孤儿家的可疑厨房……蒂莫西与同伴们在残酷的环境中英勇作战的同时,也努力破解谜团。
战场上的炊事班
不是推理迷的我,之所以拿起这本书,是被书名所吸引:战争与食物并肩而立,硝烟与炊烟一同升腾,缭绕着书中人的境遇与阅读者的思绪,我更愿意将《战地厨师》看成是军旅喜剧《炊事班的故事》的战地版:
你看,睿智的爱德华与“洪班长”一样,是炊事班的灵魂;绰号“小鬼”的蒂莫西与“小毛”经历相仿,都以新兵的身份加入炊事班;而在喜欢读书、热爱写作的温伯格身上,又有“帅胡”的影子……总之,无论在书里还是在剧里,炊事兵都是“大勺握得紧,饭菜香喷喷,我们保障有力,炊事班里练精兵!”
炊事班里故事多
尽管被称作“战地厨师”,但实际上蒂莫西仅是个“炊事小兵”——战地主厨是营级炊事兵,跟随他行走于军营,会获得了解战场的新鲜视角:
去补给站取回野战炊事车,组装炉灶,点燃燃烧炉,搭建起野战炊事场所;去村民家借刷锅的清洁剂;去面包中队搬面包;给全连两百个壮汉做凉拌鲜白菜,一个人要切十六七棵白菜,切到手抖;野战用烤炉没有温度计,只能由人充当“测温仪”——蒂莫西将手放在烤炉中部,12秒之后,皮肤发出悲鸣:“好了,180度!”……打仗离不开吃,吃好才能打好仗。
“战地厨师”们优秀,没登上战场的“厨师”也同样令人尊敬,比如蒂莫西的奶奶。奶奶有很多原创的菜谱,每当翻看那些沾满油渍的旧本子,蒂莫西的胃里就会莫名生出暖流,并在暖流的抚慰下安然入睡。离家去参军时,他将奶奶的菜谱当作护身符带在了身上。
打仗离不开吃
奶奶的菜谱让蒂莫西相信食物有抚慰人心的力量:当战友迭戈精神出现问题时,他去战场上搜寻味道更好的德军配给口粮,希望能用食物抚慰迭戈;在因为救战友而被关进地下室反省时,他用背菜谱打发时间,守卫也被吸引来,请他背一遍家乡菜蛤蜊杂烩的菜谱,以解思乡之情……
战争结束后,蒂莫西回到家乡,对死去战友的负罪感、与战友们分离的孤寂令他感觉强烈不适,奶奶安慰他:“你不用强忍悲痛,也不用因为不悲痛而内疚。这和用汤匙尝味道是一个道理,一点点慢慢来,不要心急。”
阅读《战地厨师》也是如此。一点点尝出它的味道,也在一点点地了解战争,虽然只是浅浅地了解,但也会让人更深地反对战争、呼唤和平。
其他文献
[摘要]影片《悔悟》以荒诞、超现实主义的手法表现了1937年至1939年苏联肃反扩大化所带来的深重灾难。影片表明:题材的重大历史意义或现实迫切性,对电影说来至关重要:各种各样的表现手法,包括超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只要运用得当,都可使影片取得成功。 [关键词] 肃反扩大化 荒诞 超现实主义 在21年前的1987年,《悔悟》这部苏联影片可谓风靡全球,其发行拷贝和上座率并不亚于当年好莱坞的某些“巨
【摘要】今天,视听语言像传统的文学语言一样,已经成为人们学习、阅读和娱乐的重要媒介,电影、电视等视听作品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像重视文学鉴赏一样重视影视鉴赏,让影视经典与文学经典一道,对大学生人文精神和美好人格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影视经典大学娱乐致死人文精神艺术性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人们一天可以接触到的知识量和信息量,也许大过以往单一
摘要 1990年代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塑造越来越走向丰满与成熟,女性意识的开掘也不断深化,整体上呈现出由传统到现代到本真的变化轨迹。透过本时期电视剧女性形象的演变轨迹,我们可以进一步认知中国电视剧的文化符号与其所传达的时代信息。 关键词 电视剧 女性形象 文化符号 性别期待 1980年代末以来,随着电视剧制作艺术的日趋成熟和对电视剧审美和娱乐功能的更加注重,电视剧的女性人物塑造逐渐克服了以前
[摘要]影片《生活万岁》以“多套层结构”或“戏中戏的戏”的表现方式展示核战争的威胁及作者的和平主义倾向。社会思潮往往能催生电影思潮。当时过境迁,电影大师们往往能另觅新径,开拓新的题材空间。 [关键词]核战争威胁 社会思潮与电影思潮 新环境与新题材 1984年初夏,我在访问巴黎期间看到了一部甚为奇特的、既充满幻想色彩又有迫切现实意义的影片《生活万岁》,至今使我难以释怀。这部由法国著名导演勒鲁
电影《老师·好》是一部以校园为题材的青春电影,讲述了一段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师生故事。它以苗宛秋老师(于谦饰)为核心人物,聚焦苗老师与学生们的“斗智斗勇”,生动地再现了20世纪80年代的师生百态及纯真情感。可以肯定地说,在市场和口碑普遍不尽如人意的青春片中,《老师·好》确实是一匹逆袭国产青春片的黑马,整个影片笑中带泪,感人至深,深受观众热捧,好评如潮。 这部影片之所以获得高度关注,普遍的
[摘要]服饰文化是一门综合艺术,影响服饰文化发展的因素复杂多样,其中宗教礼仪、地域环境、文化传承等方面,对达斡尔族服饰文化风格的形成与发展,影响重大。 [关键词]宗教性 地域性 传承性 达斡尔族服饰 达斡尔族是我国最北部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和黑龙江省。族源有契丹后裔和土著说两种。达斡尔族的农业经济文化与渔、牧、猎、原始宗教一萨满教文化相融合。达斡尔族的宗教礼仪、地域环境、
[摘要]工具理性的合法性依赖于价值理性的引导,驱逐价值理性就是质疑自己。于是,在与价值理性的冲突中,工具理性陷入悖论。在《哈姆莱特》中,克劳狄斯、波洛涅斯和雷欧提斯都背弃了价值理性而倒向工具理性。然而,工具理性能否单独说明自己的合法性?它能否单独揭示世界的本质?如果把价值问题悬置,人类又会被导引向何处?剧中,他们三人最终的毁灭既暗示出工具理性在这三个方向上的失败,也暗示出工具理性的悖论给人造成的生
我国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将于今年7月择机发射,这将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从根本上永久性解决信息安全问题。 据悉,卫星发射后,我国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专项还将研制建设以4个量子通信地面站和1个空间量子隐形传态实验站为核心的空间量子科学实验系统。此外,“京沪干线”大尺度光纤量子通信骨干网工程预计2016年下半年交付。这一工程将构建千公里级高可信、可扩展、军民融合的广域光纤量子通信网络
[摘要] 影片《未知死亡》以倒叙和插叙的手法,由一位警察与一位女大学生的调查和不断发生的凶案引出恐怖且疑团重重的故事,转而呈现男女主人公美好幸福的过去,穿插着又回到由阴霾笼罩的现实,最后谜团破解,男主人公完成报仇恢复他平静的生活。长达三个多小时的电影里包含了很多东西,爱与恨,光明与邪恶等都可以是这部影片的主题。 [关键词] 《未知死亡》 线索 爱情 结局 [DOI] 10.3969/j.iss
[摘要]中国现代电影,表面之下隐藏着表达中国传统特色的象征指代,这是西方国家所不具备的,而中国传统的文化元素也是国外不可模仿的,中国电影的明天也会因为电影本身增加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元素而更加辉煌。 [关键词]电影 传统文化 元素 前言 电影是一种具有世界性的语言艺术,它既是舶来品,又是文化融合的产物。现代电影作为各国文化的传播载体,将不同民族的文化传播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种文化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