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构建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

来源 :中国高等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jffh8g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构建要科学遵循理论逻辑,准确把握实践逻辑,形成整体思路框架,根据高校实际情况确定重点任务,以子体系的完善以及子体系间的协同发展推动整个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效能提升,助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其他文献
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是新时代研究生教育改革发展的总目标,要充分认识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的支撑逻辑,深刻理解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的根本任务、动力源泉、主要内容和价值追求,坚持完善体制机制、优化规模结构、提升培养质量、突出服务贡献、扩大国际影响的实践路径.
重庆大学在工商管理专业学术型研究生培养中,形成“立德为先,特色树人”的总体方案,构建起以思政课程为主的公共必修课程、以现有优势学科研究方向为主的专业基础课程、以新兴学科研究方向为主的专业前沿课程、以校内校外优质资源为补充的课程体系,提升了学科发展与人才培养的成效.
推进大学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内化为办学治校的行动自觉.政治自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办学治校的首要遵循,能力自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践行使命的根本要求,学术自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学术治理的动力源泉,情怀自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文化治理的内在要求.
本文以现代工程训练为例,探讨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内涵和劳动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劳动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路径.劳动教育融入课程教学要明确育人目标,对学生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劳动习惯进行全面培养,形成多学科横向融合的课程内容,打造多层次纵向递进的课程结构.
做好新时代的高校学生思政工作,要从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师队伍、“三全育人”等方面入手,坚持“以本为本”,完善政策引领,鼓励思政工作队伍和全体教师经常走近学生、了解学生、贴近学生、关爱学生,提升高校思政工作温度,达到提高思政工作效度的目标.
在融媒体向纵深发展的形势推动下,高校融媒体开展创新传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也面临着机遇与挑战.作为高校开展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阵地,高校融媒体可从信源、信宿、讯息、信道、反馈等传播过程构成要素中找寻创新传播的路径.
通识教育对塑造人格具有重要作用,是完善理工类高校育人体系的重要一环.本文基于理工类高校通识教育工作的理性思考,探索通识教育的价值和意义,明确通识课程建设的原则和基本内容,发扬优势学科力量,使科研与通识教育相互促进、相辅相成.
新时代高校在育人中应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推进大学生家国情怀、善爱品质、道义担当、勤新素养等的培育,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入大学生的践行实践之中,培养有“志气、骨气、底气”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闽南师范大学以闽南文化为纽带服务两岸融合发展,建构特色人才培养新体系,建设闽南文化研究新平台,搭建两岸交流新载体,打造涉台人才培训新基地,走出了一条高校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特色办学之路.
本文基于响应式建构主义视角,提出了“双一流”建设科研成效评价要以学科分类为前提,明确“双一流”科研成效评价标准;以国家需求为导向,探索多学科交叉研究评价体制机制;以信息技术为抓手,建立“双一流”科研成效评价数据库;以多元价值为起点,建立“双一流”特色研究保护机制等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