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生的写作能力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ongqiang6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初中生作文能力的培养,应着重于创新能力、观察积累能力、认识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是最难的,因为它毕竟是一种创造。正因其具有创造性,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遗憾的是,长期以来,许多教师认为作文教学是“高耗低能”而有意无意地淡化了作文教学,将主要精力放在语法练习和阅读理解上。这让学生觉得作文评分总是不偏不倚,“写得好高不了,写得差低不了”,远不如数理化那样能拉开分距,从而对作文产生畏难情绪和厌烦心理。而教师在作文教学时也大多沿袭“教师出题——学生写作——教师批阅”的训练模式,忽略了对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宋人范温评价苏东坡说:“老坡作文,工于命意,必超然独立于众人之上。”这种“必超然独立于众人之上”的“命意”,必然得益于他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的培养可从文题入手,具体来说一是要摒弃传统的作文题目。作文立意要明确,就像讲故事,立意明确之后,才能逐渐展开文章细节。比如写一篇某某文的读后感,最直接想到的题目往往是《某某文读后感》或者《我读某某文有感》之类的,这类题目比较空洞,并且限制了文题,有很大的局限性,学生写作时难以摒弃原文,难以融入自己的生活素材,写出的文章就会缺乏活力。可换成《吹竽也要竞争》《选用人才,重在考核》《从“滥竽充数”谈用人制度》等,这些题目立意独到深刻,具有广泛的时代气息,容易让学生联想到身边的人与事,并根据各自生活见闻和感受激发写作欲望,从而写出一篇好文章。二是要巧换传统题目。对于一些传统作文的题目,教师在布置作文时,若不违背作文的大致要求,可以让学生尝试换用自己比较擅长的新颖题目,进行创造性写作。如将《我为刘奶奶做好事》换成《刘奶奶猜不中的谜》,将《难忘的中学生活》换成《花季·雨季》,将《小事不小》换成《思想修养无小事》或《最美的是心灵》等,这类题目既有时代气息,又有创新意识。三是要增添“流行色彩”。处于多元化时代,学生生活中接收的信息丰富多彩,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运用他们自由活跃的思想或模仿,或追求时尚,让作文充满现代生活元素,散发生命气息。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积累能力
  作文源于生活,生活是作文的源泉。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写文章不是生活的点缀和装饰,而是生活的本身。”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应从生活积累开始。教师应该利用作文或者一些课堂训练内容,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布置一些与身边生活相关联的活动内容,促使学生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引导学生将生活累积转换成为作文素材;此外,教师在教学作文时,所给命题一定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定,有情可抒。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也便于学生表现个性和才能。笔者在作文训练中,让学生多观察周边生活,通过身边事情引导学生写作练笔,有目的地训练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将生活元素融入作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如在命题作文《复读的烦恼》中,一位学生写道:“明天,学校就要开学了。晚上昏暗的蜡烛在一闪一闪地跳动,我默默坐在床边,唾着头,手里反复揉搓着破旧的书包,前面是高大的父亲……”这些语言都来自于真实的生活。
  三、培养学生的认识思维能力
  所谓认识能力、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学生对生活的观察,培养自己对事物的认识能力、辨别分析能力,运用个人思维对事物的独到见解,从而确立自己的独立判断意识。在作文训练中,观察、积累能力的培养要源于生活,而认识、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必须源于生活,生活是自我成长和自我丰富的大环境。在生活场景中发生的各类事情,都能从各个层次、各个角度给学生不同的视野感受,让学生丰富生活阅历,多维度训练思维,促进学生判断分析能力的提升。因此,作文要立足于现实,要深入认识和思考生活。
  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写作能力的提高主要得益于大量的课外阅读。古人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说明多读是提高写作能力的基础。人教版“新大纲”要求学生课外自读每学年不得少于80万字,其中名著2~3部。这无疑都是要求学生有目的地进行大量课外阅读。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具体要做到:一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二是满足学生阅读的需要;三是建立科学的读书方法,如毛泽东的“划读法”、徐特立的“浓缩法”、爱因斯坦的“淘金法”等。
  五、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读者阅读作品,总是希望获取正确的思想和丰富的知识,获得美的熏陶和令人寻味的启示。而作为作者,也总是追求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以向读者展示自己的思想情操和人格魅力,分享自己从社会实践中得来的认识。就这一点来说,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最重要的是培养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那么,怎样做到语言的准确生动呢?老舍先生说过:“从生活中找语言,语言就是‘根’。”这就说明了语言源于生活。教师只有走进生活、研究生活,才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才能真正做到语言准确、生动。
  当然,对学生作文能力的培养没有捷径。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引导学生走出怕作文、愁作文的困境,才能收获“丰硕果实”。
其他文献
英语是一种语言,语言与生活息息相关。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开展生活化教学,有助于学生的学习与理解知识。因此,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有必要全面落实英语的生活化教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为生活而教育。”初中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就是学生在学习了大量的词汇、句型、句式后,由于不能很好地掌握其语言特征与功能特性,很难把它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究其原因,是初中英语教学与生活脱
现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耗时最多、收效最差的就是阅读教学.它几乎占据了语文课时的三分之二,但教学效果却不甚理想.所谓细读文本,即在整体感知文本主题思想与文章结构的基
一、当今流行音乐与语文诗词教学结合的现状  这是一个文化多元和流行元素泛滥的时代,各种文化相互交织。“流行文化和流行文化的传播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背景之一,并日益成为学校教育所无法忽略的重要资源。”这体现了流行文化对如今学校教育的影响。中学生作为流行文化的主要接受人群,流行元素对其的影响是巨大的。流行音乐以饱含情感的语句、通俗易学的唱腔,很容易走进学生的世界为学生所接受。不可否认的是,很多流行音乐
优秀的文学作品通常都蕴含着很深的意蕴。无论是文字层面还是人物塑造以及主题表达上,好的文本通常能够让人从多方面去展开解读,每一个视角都是值得思考与探究并且能够带给人以收获与启迪的。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对文本展开多元解读十分必要。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别谈谈对初中语文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  一、阐释意义丰富的语言文字  对文学作品的多元解读首先可以从含义丰富的语言文字开始。好的作品不仅用语十分考究,很多
进行写作的第一步就应该是审题。审题,就是对题目的意义、范围和要求的审定。审题的过程就是确定文章的体裁、题材、中心和写法的过程。审题的原则是对题目的涵义、写作文体要“清”,对写作范围要“明”,对题目的要求要“细”。笔者在不断的教育实践中探索出如下几种审题方法。  一、 析题结构法  所谓析题结构法,即从题目的语言形式入手,分析题目的语法结构,抓其主干成份,理解其内容和要求。比如作文题《学外语的故事》
中考对说明文阅读的考查,题目大都比较简单,重在考查学生是否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积累以及日常的学习,理解文章中关键字词的意思及其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否抓住文章的说明要点,掌握文章所采用的基本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能否领悟科学研究的精神。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更好地应对中考科技说明文阅读试题呢?  一、认真阅读,明确说明对象及其主要特征  在中考语文试卷中出现的科技性说明文,大都比较前沿,多取材于科技报刊、
教学目标:1.速读训练,培养学生快速抓取信息的能力;2.了解文中夏的特点,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3.体会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特点,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用对比手法表现夏的特点,体会作者情感。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爱夏的情感  夏天远去了,但在这寒冷的冬天里,一起回味夏天,也别有一番滋味。我们先通过孩子们的眼睛去回望夏天。一起朗读《夏天的歌在哪里》(投影出
小组合作的前提是学生对知识和问题的了解程度,通过课前预习,教师反馈学生的预习情况,选择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先进行组内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达成小组间的共识,然后教师通过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展示,进一步把握数学问题的发生、发展过程,理清数学知识的本质问题。  一、背景分析  “分式”这一知识是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七年级第二学期的内容。本节课是研学案课堂“小班化”背景下的小组合作的课堂教学展示课,如
语文教学就是以阅读教学为基本环节,以训练学生基本阅读能力为核心,对学生进行听说和写作的训练,构成听、说、读、写为一体的训练体系。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十年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可见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提高语文整体水平的突破口,学生只有学会阅读,学习语文时才能感到轻松,才能主动地学习语文。初中生已经有了较大的阅读量,其记
语文是基础学科,是工具学科,对学习其它学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学生要学好语文,教师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最关键的途径就是教师上好阅读理解课。教师努力帮助学生养成浓厚的阅读兴趣,是学生热爱语文、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  一、让学生喜欢阅读  首先,学生对新事物有很浓厚的好奇心,教师必须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让他们对生活中的人和事产生兴趣,善于向生活中的人和事问为什么,渴望知道每件事的原因和结果,促使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