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方言网络表情动态造型创作手法探究

来源 :参花(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lecom_god02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方言是地域文化的主要载体,它不仅能反映出当地语言文化的特点,还是中国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精神的体现。互联网文化快速发展,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交流方式,方言类网络表情应运而生并得以快速发展。本文从东北方言动态造型创作手法着手,将方言文化与动态造型优化原则进行研究,为方言类网络表情动态造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东北方言 网络表情 动态造型 优化原则
  随着智能手机的出现和社交软件的发展,网络成为人们的主要交流方式。网络的不断成熟和发展带动了网络语言的形成。网络表情作为一种大众化的文化传播工具,在发达的网络文化中快速成长,并在风格上表达出网络文化的多样性,在内容上传达出网络文化的即时性。
  智能手机不断革新为网络表情带来了风格的演变。在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后,衍生出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经调查,年轻人普遍有使用网络表情的经验,并且被广泛地应用于QQ、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方言类网络表情作为网络表情的一种,以更直白明了的语言和形象设计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传播。它的表现从脸部夸张表情到全身动态设计,以夸张卡通的角色造型将方言内容传达出来。
  一、方言类网络表情的表现形式
  网络表情是通过QQ、微信、微博等社交软件进行传播发送的。到目前为止,微信成为国内用户群体最大的社交通信类工具。为满足用户的需求,网络表情在形式和内容上得以快速发展。在微信表情商店中,因地域方言类网络表情在受众群分析定位相对准确,含义传达直白诙谐,而深受广大网民的喜欢。如广东方言网络表情“小崽子剧场广东话”,以简洁的造型、夸张的表情动态,辅以富有冲击感的色彩,很好地展示了广东方言特色。
  网络成为年轻人最大的社交平台,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网络表情的研发和使用也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东北方言微信表情包主要以幽默的角色形象,配合方言文字,并添加东北民俗元素组合而成。目前,方言类网络表情主要存在以下三种形式。
  (一)纯文字式
  纯文字式是通过对文字的变形、嫁接等手法将方言文化直白地表达出来。它通常整理收集受众常用的方言,经过对字体的改变设计而完成。纯文字网络表情具有言简意赅且直白的优势,也让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节省交流的时间,避免交流中的隔阂,在网络表情发展初期深受广大网民的喜欢和青睐。随着制作软件的开发和制作成本的下降,开始了全民创作的阶段,形态各异的方言类纯文字式表情包纷纷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如“東北话日常”中使用了手写字体的形式,将方言直白地展示出来。而“东北话第二弹”“潮文化第二弹”则是通过改变字体样式与字体颜色去传达的,相比于前者而言,这样的设计冲击力更强一些。
  虽然纯文字式网络表情具有语言直接、言简意赅、表达清晰等优势,但在地域文化传达与设计特色上仍有很大的欠缺,与纯文字对话区别不大,因此,导致这类网络表情下载量相对较少。
  (二)“静态图片+文字”结合式
  “静态图片+文字”结合式在方言类表情包中占有很大的比重。静态网络表情是以图像形式传递人际交流信息的表情符号,它主要是通过人物角色、动物角色和拟人角色为主配以方言组成,角色常以静态夸张的脸部表情和全身动态的形式呈现。图文结合的形式相比纯文字式更具优势,使其传播速度更快。也因制作手法相对简单,相关从业者很容易驾驭,使得这类网络表情在整个市场占有很大的份额。
  “静态图片+文字”结合式创作手法在方言类网络表情中被经常运用。例如在上海方言网络表情“囡囡上海话”中,短发造型的上海健身女子配合夸张的动作将“晓得勒”“触霉头”等大家耳熟能详的上海方言表达出来。画面风格极具装饰感觉,人物采用黑白颜色,鲜明而肯定,在需要强调的地方配以中黄颜色,使得整个画面活泼而灵动。“桃子一家东北话”通过萌萌的桃子一家的形象配合圆润的东北方言,将东北方言更加形象地展示出来。在造型设计上并未加入典型的东北元素,而是通过夸张的表情将卡通角色表达出来。“最猛东北话”则是通过一个长着豆豆眼的小人通过夸张的动作,再配合文字将所要表达的内容展示出来。整体风格在角色造型上没有很好地突出其地域特点,角色设计也无特色,使得该网络表情下载量和传播量较小。
  (三)“动态图片+文字”结合式
  “动态图片+文字”结合式是时下最流行的网络表情表现形式。从一定意义上讲,“动态图片+文字”结合式是“纯文字式”和“静态图片+文字式”结合的延伸,是在“静态图片+文字”结合式基础上将角色与文字进行动态化设计的。在继承前两种优势的前提下,添加了动态效果,起到突出地域特色和丰富用户视觉感受的作用。
  在当今社交平台中“动态图片+文字”结合式表情包已成为用户的首选,具有十分重要的信息承载功能。如“小素素杭州话”以白素贞形象为原型进行卡通化处理,配以低饱和度的蓝色头巾,将杭州方言“哈西啊”“石头狗脑”表达出来。在“京腔京韵”中将北京新一代青年作为原型,角色由简单的几何造型组合而成,颜色上选用富有地域特色的红色和黄色,动态处理上也借鉴了MG动画的运动原理,关节动画搭配几何外形,使得这组表情包设计感十足。对于该形式网络表情的研究有利于方言类网络表情的传承与传播,相比于“纯文字式”“静态图片+文字”结合式“动态图片+文字”结合式有着更大的优势。
  二、东北方言网络表情动态造型创作手法研究的可行性
  随着电子产品的不断更新迭代以及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表情制作人数激增,从美术从业者到普通大众都成为创作者中的一员,导致网络表情数量增长迅速,但优质的方言类网络表情却为数不多。据笔者不完全统计,在微信表情商店中搜索“东北话”,涉及的东北方言表情包一共有170个。但因其在设计上没有很好地考虑受众,导致受众因地域、年龄的不同而对此类网络表情有着解读困难等问题。
  动态造型设计模式化、地域风格不突出、动作僵化是目前东北方言网络表情存在的主要问题,也导致了东北方言的网络表情有着寓意不明、地域文化识别度低、实用性不强的缺点,因此,对于东北方言网络表情动态造型创作手法的研究具有很大的可行性。   三、东北方言网络表情动态造型设计的优化原则
  方言类网络表情动态造型主要包括角色造型与文字两部分。在网络表情中,角色造型所起的作用不可估量。角色是网络表情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动态能够丰富角色的内涵,有利于方言文化更好地传达。
  (一)角色造型个性化
  在角色造型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受众人群。经调查,女性在网络沟通时更偏好活泼可爱的造型,而男性偏好形象怪异带有恶搞风格的角色造型。因此进行角色造型设计时,应先考虑其主要的受众群体,这样的造型设计更具针对性。还要考虑地域特色,将地域特有的动物、植物等元素融入其中能够更好地将角色进行个性化处理。比如在“蠢萌小包包河南话”中选用了当地历史名人包拯作为原型进行设计,并在突出其特色的同时进行萌化处理,面部黝黑,额头上的月牙,配合Q版萌态的表情,很好地体现该地域的文化特色。
  东北方言网络表情,属于网络流行文化的一部分,同时依托于方言文化,在绘制表情包的过程中要更注重方言文化与角色造型和动态的结合。在网络表情角色造型设计时,文字也是角色的重要部分。在设计时一定要注意度的拿捏,首先,字体风格设计要与角色造型风格一致;其次,不要过度设计,造成文字解读困难。
  (二)动作表情典型化
  动作设计与表情设计是网络表情的灵魂,也是画面的主要组成部分。动作表情典型化处理可以借鉴动画表演的原理,在动作处理上进行夸张化设计来增添角色的娱乐性与趣味性,更能够体现方言的文化内涵。在角色动态处理时,要根据词义本身去设计一定的情境,然后根据情境进行动作分解和设计。例如在“大哥东北话方言版”中对方言“这可咋整”设定的情境为:大哥盘腿在缠毛线团,结果毛线在自己头上、身体上,最后随着大哥手部来回抖动流露出无计可施的表情。该表情通过简单的情节将“这可咋整”表现得淋漓尽致。即使不了解东北方言的人也可以通过这个情节实现对该方言的解读。该表情的动态设计与表情设计虽然相对简单,但通过简单情节的编写,使得这个表情准确且富有意味。
  除了固定的情境设定,动态的表达也是关键。动态表情中角色的眼神,能够很好地体现角色此刻的心情以及内心变化,而肢体语言能够很好地体现文字的内涵。肢体语言的动态是通过肩部、腹部和腰部的动作体现角色的动态。具体设计时是为了增加动态的流畅性,在动作表情处理上可将迪士尼动画中动画法则运用其中。比如预备缓冲、挤压拉伸、连续动作、关键动作等原理,将原理运用其中,进行情景化的角色表演,对于方言更好地传达起着重要的作用。
  (三)镜头处理丰富化
  网络表情除了动态上寻求流畅与变化外,还可以借鉴影视的分镜原理进行镜头创作,从而丰富网络表情的创作方式。即在特定的语境下,通过镜头的衔接表达方言的内涵。例如在“跟涛哥学东北话”中,通过酣萌的涛哥配以动态表情和动作将东北方言表达出来,比静态式表情包更有传播优势,因此,此类表情有着更好的发展空间和市场。
  四、结语
  网络表情是新时代背景下正在蓬勃发展的信息交流媒介。东北方言文化别具一格,如何更好地优化动态造型设计,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表情包,提高人们对东北方言文化的重视程度和传承意识是该研究的主要目的。
  参考文献:
  [1]龙剑梅,李晓奇.“网络表情包+地域文化”传播模式研究[J].科技传播,2019,11(14):138-141.
  [2]张静.网络表情的分类及视觉设计分析[J].藝术探索,2015,29(03):112-114+5.
  [3]余琼.浅析微信表情包的特点以及对人际传播的影响[J].新闻采编,2017(03):7-9.
  (责任编辑 葛星星)
其他文献
七古·海的感悟  一  天地予我赏花来,我还天地一片爱。  心海天海堪比阔,彼岸花开此生落。  二  沧海风浪费猜疑,埼岸常走水常戚。  人生如若狎风浪,风浪亦能将人藏。  三  吾于海邊稍驻足,心间便见花千树。  花心叶脉有世界,我亦藏花于心湖。   七古·题画诗  一  花鸟点厾多块面,山水勾皴繁点线。  勾皴崇笔尚骨法,点厾重韵墨求鲜。  二  六法谁家占鳌头,远山烟云韵味厚。  除此泼墨逊
期刊
年少时的七夕,一群乡下的少年,挤挤挨挨地躲在葡萄架下,想偷听天上牛郎织女的秘密情话。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深夜,一片凉白。只有茂密的虫声,什么情话也没有听到啊!对面邻家小姐姐柔柔细细的香气,飘进了我的鼻端。  我贪婪地大力吸一口,是香胰子的味儿。她轻轻敲了一下我的小脑袋,黑夜里少年那一双大眼睛像架上的葡萄,只不过装进了两粒小星星。  我们细细低低的笑声惊醒了屋子里的婶婶,人高马大的妇人突然推
期刊
摘要:《诗经》中的各篇目,就其产生的空间地域来看,基本上是沿着黄河的一个带状分布,东西跨越一千多公里。在这样广阔的区域中产生出来的艺术必然有着很大的风格差异。《诗经》的艺术风格差异主要体现于其语句结构、主题、物象等方面。  关键词:《诗经》 风格 地域性  《诗经》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各篇目,就其产生的空间地域来看,东起于今山东昌潍、临沂、惠民等地,西可达甘肃东南部,南通于湖北西北部,北
我国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十分丰富,文物存留数量较多,在历史长河中存留大量的文化遗产。文物作为一类不可再生资源,且文物出土之后变更原有存储环境,难以进行长周期存储,因此,如何高效保护物质文化遗产是现下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物数字化保护技术开发及研究,为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新的视角,依托数字媒体技术,可完成文物虚拟展示、复原修复等,为文化传播、交流等提供便利。本文主要阐述数字媒体技术在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用
文学典型是文学形象的理想形态之一,主要是指叙事作品中塑造的性格特征鲜明并富有魅力的人物形象.本文通过对祥子、吴孙蒲以及福贵的介绍,分析典型人物的独特性、历史意蕴性
人的一生,都避免不了遇到各种各样的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我的人生也同样经历了几度痛苦和沉浮。  小时候家境贫寒。父母为了供两个儿子读书,我的三个姐姐小学毕业都没能继续读书。可若想能走出贫寒落后的农村,唯一的出路就是读书考上大学。  哥哥打出生开始身体就很虚弱,但学习很好。他终于没有辜负父母的心愿,考上了大学。然而,那年父亲因病卧床不起,很难继续供两个儿子读书。我思来想去,最后还是决定辍学回乡务农。
期刊
摘要:当前,传媒形态正在发生变化。新兴媒体在这种变化中体现出强劲发展势态,但传统媒体依旧有其优势。本文主要以社会新闻报道为例,探讨如何提升新闻的内在价值。  关键词:新闻报道 理论素养 建设性  当下,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网络新闻传播更加便捷,这对传统媒体的新闻传播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那么,在新闻转型与发展的时代,更要提升新闻的内在价值。这就要求新闻报道从内容、传播路径,以及报道方式方法等方面实施新
摘要:河套方言一般指后套方言,即指巴彦淖尔地区的方言。按其来源应属于晋方言的大包片和五台片,但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受到蒙古语、北方官话等移民地区语言的影响,河套方言形成了自身特有的语音系统。本文通过大量方言调查和文献查阅,对河套地区方言的声母、韵母和声调等进行重新记录和整理,进一步明晰河套方言的语音特点。  关键词:河套方言 音系 声母 韵母  一、河套地区基本概况  河套的地理所指有广义和狭义之
摘要:本文从公共空间概念的梳理入手,通过介绍公共艺术在国内的发展,特别是公共艺术在国内乡村领域的呈现,结合两个典型的文旅项目案例,阐述公共艺术对重庆乡村文化振兴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公共艺术 乡村振兴 文化振兴  一、公共艺术概述  公共艺术又被称为公众的艺术或社会艺术,它不隶属某一类艺术流派或艺术风格,也不单指某一类艺术形式,它存在于公共空间并为公众服务,体现了公共空间中文化开放、共享、交流的
听到金蝉的嘶鸣  觉出栀子的清香  我想写诗给你  不用太华丽的辞藻  也不必绞尽脑汁  只把我对你深深的爱意  写进平淡的诗里  我望着那轻柔的白纱  任意地拂过我的脸颊  心中的暖意  瞬间将她融化  我想写诗给你  不用笔画  也不用信夹  只把我對你深深的思念  写进平庸的诗里  每个晚睡的深夜  都是为你思绪停留  我想写诗给你  不要三更的鸣晓  只想把你咀嚼得更细腻  那味道  犹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