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歌

来源 :科幻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zlw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始人罗曼终于抓住了一只兔子,这一下晚餐有着落了。当时,这只兔子正从九维时空向十一维时空跳跃,它太大意了,十维时空在三分之一秒的时间里将它的身体扩大了一亿两千万倍,被罗曼一把揪住了左耳。

  现在,罗曼要支起一个灶台,好将陶罐安稳地摆在上面,点火煮肉。
  罗曼手中有三块石头,能以品字形支好一个简略的灶台,问题是,在多维世界里,三个支点的灶台并不稳固,煮肉的陶罐被碰一下或被从某个维度的风吹过来,可能就会翻滚在地。罗曼虽然是一个原始人,他还是知道一点这个世界的物理规律:一个支点一定会比三个支点稳固。要把三个支点摆成一个需要一点技巧和一点创造力。
  罗曼是一个有耐心的人,不会因为肚子饿就急着生火做饭,虽然小心翼翼可以降低打翻陶罐的概率,但是过于小的概率反而能增大打翻陶罐的可能,一旦概率小到无限,陶罐必会打翻,这一顿晚餐就没办法吃到肚子里了。
  罗曼抱着头盯着石头和陶罐努力思考,尽量不去看鲜红的兔子肉,免得影响了自己的情绪。思考需要专心致志,专心致志的思考就会产生四百九十六万分之一的概率来解决支点的问题。这是这个世界最舒服的一个物理规律,善用这个规律让罗曼觉得自己变聪明了。
  最后,罗曼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他可以把三块大石头垒起来,这样,三块石头还是三块石头,它们的形式却改变了,改变了形式就有了其他可能。
  罗曼乐不可支,说干就干,三块石头很快就垒成了个半人高的柱子。可惜的是,新的问题又出现了,一个支点确实稳固了许多,但高这个规律却又增加了不稳定,煮肉的陶罐高高地摆在石头顶部,摇摇晃晃,虽不至于倾倒,但里面的肉却容易洒出来。尤其是维度的风毫无概率和规律可言,有规律可言的摇晃碰上无规律可言的风只会一败涂地。时间一长,所有的肉都会洒出来,石头上就只剩下一个空陶罐了。罗曼可不愿意自己的晚餐是一罐空气。
  这个问题还是有办法解决的,石头因为垒了起来,其中两块脱离了地面,这就是说这两块石头已经在这个时空维度脱离了一个维度的控制。这个极其简单的道理根本不需要罗曼费脑筋就能明白。罗曼伸出一只手,慢慢地接近石头,猛地抓住中间的石头,就像他抓住兔子耳朵一样,快速抽出了这块石头。
  只要速度够快,就能战胜摩擦力,这也是一条让罗曼感到舒服的物理规律。
  陶罐不再摇晃了,两块石头的稳定性确实比三块石头大多了,罗曼将手中的石头向身后扔去,开始添柴生火。
  仿佛是不甘心被抛弃一样,扔掉的石头骨碌碌地在空中飞行转动,不愿意坠落在地,被身子下面的维度捕捉。风不断吹过这块石头,不断地推动着它在空间中四处撞击。兔子可以从一个维度时空跳到另一个时空中去,作为一块石头只能在本维度空间中运动。每当这块石头不小心碰上某个维度,维度就会把它反弹出去,使它更容易撞上另一个维度,当几个维度之间没有“长”这个维度的时候,石头就会同时撞上这些维度。当时间恰好也在同样的位置,概率就产生了。
  因为概率,石头无法维持自己本来的面目,在时间维度的上一秒,石头还是石头,而在下一秒,石头就可能会变成一只铁锅,然后铁锅会变成一辆自行车,一团雪球,一个下水道井盖,一条离了水的没有多少运动能力的海豚……
  “石头”不断地碰撞着维度,不断地改变着形状,当然,物质守恒定律还存在于这个时空,或许石头已经不是石头,但它不管变成了什么东西,重量还是一块石头的重量。
  概率是无限的,这会让石头遇上“长”这个维度,会使石头不再被反弹出去,而是穿过“长”继续飞行。恰好在煮肉的汤烧开升腾起水汽的时候,好几条“长”的维度出现在石头的前面,一刹间同时穿过这几条维度使石头失去了飞行的动力,它一下子坠落在地,翻滚了几下静止下来。
  罗曼对这块石头产生了兴趣,从陶罐前站起身来,走到这个已经不能称其为“石头”的东西跟前。罗曼见识多广,知道眼前的东西是一块木头,只是这块木头的形状有点特别,像是一段截断的树枝,乌黑发亮,表面光滑,它一定是撞击到了一个对称的维度,中部的弧形和边缘的曲线才如此的匀称。木头的一头比较宽一头比较窄,宽的那头排着七个木块,木块上面还有一个不容易发现的凹槽。窄的那一头被火烧焦了。罗曼以为是自己煮肉的火烧的,伸手去摸了摸,烧焦的部分是冷的。也许,这个被概率改变的东西本来就是这样,或者是被叠加态的概率改变了。
  罗曼注意到一根细细的线从宽的那头的一个木块上牵引到焦尾,这东西应该叫弦。木头上应该绷着七根弦,只是由于某种概率,丢失了其中的六根,只剩下这一根了。
  伸出一根手指,轻轻地压了压,绷紧的弦传出了让罗曼满意的弹性。罗曼盘膝而坐,将木头拖放在腿上歪着头想了想,用无名指勾住弦拉出了一段不至于使之绷断的临界点的距离。
  当手指放开的那一霎,清脆的声音传进了罗曼的耳朵。
  这是罗曼第一次听到这样美妙的声音,他所身处的这个世界,由于维度的编制和拆解,声音在时间中并不是连续的,而是无数的点,一段声音更像是一千万根针尖在刺耳朵,使他烦躁。这根弦发出的声音却像是母亲的手拂过脸庞一样舒服。
  罗曼禁不住仰头像母鸡下蛋一样咯咯笑了一阵,小心翼翼地将木头摆放在地上,趴在跟前仔细观察木头上的弦,他明白了,弦的振动扰动了自己所在空间的维度,推开了几个维度,只留下了长宽高还有时间。在它小小的振动的空间里自成一格世界,这个世界有连续的声音。作为多维度生物的罗曼自然明白,连续的声音也会带着这个空间的维度,有高有低,有长有短,经过编织,再赋予时间,这个维度就会形成一首叫作“歌”的美妙的东西。
  这个空间不仅仅有“歌”,还有光和色彩,由于维度的纠缠和影响很多现象并对罗曼来说并不友好。比如时间这个维度在其他维度的影响下有时候会蜷缩成一个点,虽然不至于使时空倒转,但这个点是0也是1,是0也是-1。羅曼一直认为自己有绘画的天赋,能够在五维画布上画出一幅复杂而美丽的画,可惜,他身边的光和色彩是分开的,他的眼睛不能同时看见它们,想要同时看见只能把画布翻转过来。在这个多维度时空,有一个规律让罗曼常常沮丧,那就是“多”和“少”,“正”和“反”,“小”和“大”这些东西处于叠加状态。没有人愿意去欣赏一幅画的背面,这表示他什么也看不见。   欣赏一幅画却必须把画面翻转过去,这个行为实在是太傻了,罗曼可不愿意当一个傻子。
  弦的摆动所撑开的时空就不一样了,多是多,少是少,0是0,1是1,1 1肯定就等于2,正面的画布肯定能欣赏到赏心悦目的图画,肯定有许多时空规律能让罗曼感到舒服。
  罗曼对弦里的时空产生了极大的好奇心,他撅着屁股把眼睛更近地贴近木头,以更好地看见这个时空的一切。其实他根本无须这样费劲,在身处的时空,小和大因为叠加态,无限小的时空变化都能像500寸巨幕电影的画面一样清晰。罗曼看见弦振动的能量使这个时空出现了他从未见过的现象。
  在这个时空中,振动所生出的能量聚集扩散,纠缠冲突,只是无法逃逸出去。维度就像是一层膜,把这个时空整个地包了起来。膜外是多维度复杂得过分的世界,膜内就单调得多了,膜内的时间总是有规律可遁。
  罗曼是原始人并不是因为他还没进化出高等智慧,并以此创造出煮肉的铁锅甚至高压锅这样的玩意,高等智慧在多维度时空几乎相当于弱智。比如,由于维度的影响,因果律在这里相当复杂,有时候先有果才会生出因,有时候因果同时出现,有时候同时不出现,只留下一个过程让人疑虑不安。
  弦的时空因果律是稳定的,没有多余的维度能影响它或改变它,这使观察这个时空的罗曼变成了一个聪明人,因为在多维度时空中,罗曼的愚笨和智慧是处于叠加状态,智慧在弦的时空释放了,他变成了一个具有上帝般智慧的观察者。
  能量在弦的时空不断变化,在空间的某一点聚集,逐渐缩小,直到罗曼观察不到这个点。罗曼当然明白这个点并没有消失,只是处于无限小的状态。多维度空间因为小和大的叠加态,无限小在罗曼眼中只是换了一种形式,但在弦的时空,小就是小,观察不到无限小就理所当然。
  罗曼将视线从弦的时空移开,这才发现木头上的那个被他拨动的弦已经减弱了振动,正在归于静止,如果多维度时空有静止这个规律的话。
  罗曼舍不得放弃观察,他一时不知道该怎么才能留住这个即将消失的时空。他抱着头开始苦苦思索。陶罐里的兔子在某个时间的点上又一次向十一维空跳了一次,只是受到时间维度的限制,直接跳进陶罐里成了正在煮着的兔子肉。在相同的时间点上罗曼终于想出了办法,他可以用無名指将弦再拨动一次。
  罗曼第二次拨动弦的时候,弦的振动尚未静止,这使原来的时空能延续下来,但是罗曼的拨动也对这个时空造成了很大的干扰。
  原来已经缩小的能量点突然爆炸了,能量从无限小中喷薄而出,疾速扩张自己的地盘。动荡的能量在多维度,主要是在罗曼的无名指的影响下转变成了引力,几乎同时,引力分离,夸克、玻色子、轻子、质子、中子、电子等粒子出现了……
  当光子出现的时候就有了光。
  全知全能的罗曼知道这个产生了物质的时空叫作宇宙,一个省略了维度的宇宙。它的各种物理规律都有迹可循,时间在往前走,物质按照一定的轨迹运行,温度随着宇宙的急剧膨胀也在急剧下降,物质的尘埃弥漫在这个宇宙中,在引力的作用下互相捕捉,互相拥抱。
  光芒从纠缠的云团中射出,罗曼知道,一种被称作星星的东西出现了。
  一切都发生得这么快又如此缓慢:在这个时空的内部,时间是以光走过的距离作为衡量度的,而且只能以一个巨大的单位:亿,才能简单地描述它。罗曼肯定活不了这么长的时间,好在他是多维度生物,时间对他来说就是一条洗澡的毛巾,想搓哪儿就搓哪儿。虽然很羡慕这个宇宙的规律,但他肯定不愿意在这个宇宙中活得像个短命的蜉蝣。
  弦的时空已经产生了无数的星星,有大的有小的,引力聚集着它们,在正常的概率中,有些超大的星星无法抵抗引力的强度,坍塌成一个无限小的点,吞噬着周围的一切,比如粒子的云、星星甚至光。罗曼立刻就知道这种东西叫作黑洞。
  黑洞周围的星星不想被黑洞吞噬,想逃出引力的牵扯。好在这个宇宙除了引力还有离心力,这使星星们得以靠高速奔跑来抵抗黑洞的引力。当离心力和引力达到平衡的时候,一个星系就形成了。
  无数的星系组成了这个弦的时空的纤维和结构,让时空不再显得那么空洞和寂寞。
  时间依旧在流逝着,宇宙因为一种“熵”的规律变得更加复杂了。罗曼注意到很多星星都有了自己的行星,一些不发光的星星。某些行星经历了上亿年的运作产生了某种独特的东西。刚开始,罗曼以为这些东西像自己皮肤上的污垢。但很快就明白了,这些污垢其实是一种叫作“生命”的东西。刚开始,它们几乎如原子般大小,靠着阳光还有行星上的水和矿物质存活,当水和矿物质无法满足它们的时候,它们就开始互相吞噬。你吞吃我,我吞吃你,很多生命靠吞吃周围的同类使自己的体格变得更大了,更大的生命体能更好的吞吃小的生命体……
  罗曼饶有兴味地观察着这些行星,行星上的生命似乎以一种超乎时空和维度的关系和他联结在一起。
  生命从水里蔓延到陆地上,从陆地上蔓延到天空。绿草覆盖了土地,为了更好地吸取恒星的光,一些草进化成了灌木,灌木进化成了参天大树。鱼类向陆地迁徙,进化出了使它们可以在灌木中爬行的四肢,在草原上奔跑,在树木的枝叶间荡来荡去。而蔓延到天空的生命则进化出了很轻的身体,很大的翅膀,让它们能迎着风翱翔在云层中。
  很快,在弦的时空中,时间慢慢地过去了几十亿年,某种生命进化出了更高的智力,这使它们可以使用树枝石头做武器战胜更强大的野兽,它们牢牢占据了食物链的最高端。
  罗曼很高兴看到它们,觉得它们和自己有某些共同之处。
  高智力生物和其他物种在进化上逐渐拉开了距离,它们开始制作更复杂的工具,发展出了语言,并把语言用符号记录下来,这使它们能够将制作工具的方法传承下去并不断完善。高智能生物的生命很短很短,相对于以亿年为衡量的宇宙时间几乎短到可以忽略不计,但文字却延续了它们的进化史,也加快了它们的进化。罗曼一眨眼间,智能生物就发展出了艺术文化、科学技术,开始研究自己所处宇宙的规律……
  慢慢地,罗曼感到有些不安,他发现智能生物的发展和进化是以耗费大量的行星资源为基础的。资源有限而智能生物的贪婪却是无限的。为了争夺行星上的资源,智能生物群体之间钩心斗角,互相掠夺,制作出各种各样的强大武器来互相攻击。
  智能生物如果只是局限在行星上或许也算不了什么,但科学技术让它们发展出走出行星的工具,它们离开所在之地,登陆身边的行星,发送探测器飞向更深远的时空。罗曼的不安加深了,他不知道智能生物进化下去会不会占据整个弦的宇宙,虽然它们对于宇宙来说渺小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它们破坏的能量随着科技的发展却可以无限地扩大。或许有一天,对宇宙规律的认识使它们能够发现通向多维时空的通道……
  几乎不用抱头思考,罗曼就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他慢慢地伸出一只手,准备按住木头上的弦,终结这个振动的时空。唯一让他有点犹豫的是,这种现象在多维宇宙中并不多见,终结了就再也看不见了,多维时空没有太长的记忆,只会留下碎片状的虚无。
  手掌即将按上弦的时候,一缕肉香钻进了罗曼的鼻子。他的注意力被香气吸引过去了,一时之间忘掉了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罗曼的手掌停了下来,然后缩了回去。他向煮熟的兔肉跑去,忘掉了刚刚要做的事情,毕竟,他不过是个原始人,最单纯的快乐就是吃一顿美味的晚餐。他知道在时间的前面,兔子正等待着自己还没成为兔肉的时候再一次向十一维度时空跳跃。
  木头上的弦继续振动着,发出的单调声音被多维度所编织,组成了一曲美妙的音乐。时间的维度犹如轻纱一般从弦上拂过,影响着弦的动能,使弦的振动逐渐弱下去……
  【责任编辑:迟 卉】
其他文献
巴黎。2230年的巴黎。新与旧,现代与古老。  马路上,有很多人在游行,他们高举着牌子,抗议自己受到的不公平对待。这是一场由环卫工人和地铁司机组织的罢工,他们抗议现在有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出现,抢走了他们的工作。  持续了一周多的罢工导致地铁停运、垃圾遍地、污水横流。不过这一切仅限于地面层。  是这座城市拒绝科技同化,更愿意拥抱优雅吗?不!是隔离。  上层社会的人早就迁移到火星去了,抛下满目疮痍的地球
上次运行时间:259秒  运行结果:主体程序缺乏创新能力  进阶修正:增加以人类思维为模板的个体意识,自主完成任务  监控程序指令主体程序:第1917次重启……我往何处去  整个宇宙突然来到我面前,或者说,我突然来到整个宇宙面前。  我转动合金头部,舒展机械臂。巨大的钢爪在空中划了两圈,落回躯干支架上。躯干中轴左右扭动半周。电机声混合着金属摩擦,被四周低矮的山丘回响。履带轰然转动起来,搅动起底盘上
失色的星空  太阳落下不久,雾气渐渐上升,清冽的空气弥漫在四周,把海拔900米的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和山下的村庄笼罩在一片浓浓的寒意里。尽管已是初夏,但我们都穿得很多,静静地围在施密特望远镜旁,努力适应着望远镜圆顶里的黑暗。突然,电动机的啸叫打破了宁静。圆顶隆隆地敞开了,并吱吱嘎嘎地转到选定的夜空。在天窗升起后露出的缝隙里,出现了一颗颗星星。  为防止光污染,偌大的观测站里连一盏路灯都没有。山梁上
2017年9月,为救前来买药却心跳骤停的老太太,沈阳市康平县的药店老板孙向波为其做了心肺复苏按压。老太太苏醒入院后发现12根肋骨被压断、右肺挫伤,便起诉孙向波,索要医疗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等近万元赔偿。   2020年1月2日,此案开庭审理。法院审理认为,孙先生的救助行为没有过错,不违反诊疗规范,无须对老人造成的损害承担民事责任。  @学习中的人吧: 看过相关科普,心肺复苏按压极有可能造成肋
人物: 浙江工业大学法学专业学生 张孟宁 采写: 特约记者 潘晗艳  前一阵子,电视剧 《何以笙箫默》在荧屏热播。剧中的男主角是个律师,哪怕是和女主角说情话,都会夹杂不少法律术语,精英的形象让粉丝们着迷不已。然而不少法律工作者却对此嗤之以鼻,主要原因是这些法律术语错漏百出。  律师应该与法官、检察官等法律工作者共同努力,捍卫法律的尊严,维护人们的权益。然而,从怀抱这一理想踏入法学专业那一天开始
大熊猫是我国的“国宝”,数量稀少。目前我国仅有野生大熊猫1590多只,圈养大熊猫300余只。  野生大熊猫主要分布在陕西秦岭、四川凉山、甘肃岷山等地,这些栖息地彼此并不相连。其中,凉山地区的野生大熊猫数量特别少,这种分布造成越来越多的近亲繁殖,呈现出小种群比较多、种群隔离高、灭绝风险大的特点。  要避免这种情况继续发生,就要给小种群注入“新鲜血液”,让其他种群的大熊猫参与该种群的繁衍,丰富基因库。
大约3500万年前,天地之间一片苍茫,一颗陨石从天而降,直直地撞向了西伯利亚大地。惊天动地的巨响后,一个直径达100千米的陨石坑——“珀匹盖”陨石坑形成了。千百万年后,西伯利亚大地早已恢复了平静,直到2012年9月17日,英国《每日邮报》的报道才让这个巨大的陨石坑引发了一轮轰动:早在20世纪70年代,“珀匹盖”陨石坑内就被发现存在一个巨大的钻石矿,储量估计有数万亿克拉(1克拉=0.2克)。30多年
以旧日历法算,今日应是除夕。  从除夕开始的半个月时间皆可算作春节,庆祝活动也会持续到正月十五的元宵为止。据说这是早在遗寂时代前就沿袭已久的传统,从古时候开始便是东亚最为重要的节日之一,到了如今其意义更是重大非凡。  正是通过这些节庆,我们才能从中缅怀遥远而美好的旧日时光。  自太阳落山开始,盛装夜游便拉开了序幕。有心急的同胞迫不及待地换上华丽衣装,不等阳光完全消失便指挥着傀儡同伴出了门。随着夜色
泡沫时代 邂逅的雨天    当我遇见她的时候,冬日里冰凉的雨水、阴冷的空气、潮湿的地面,都在我眼中化为一片蔷薇色。  她躲在一辆轿车下面,仿若睡熟的婴儿般蜷缩着的幼小身体。  我走到她面前,蹲下身体,手中的雨伞稍稍前倾。  随即在这个仅属于我们的空间里,雨停了下来。  “喵……”  她发出轻声的惊叫,不过没有逃开。  大概是不明白为什么天空不再下雨,也不明白我想要做什么,她的眼中充满迷惑不解,唯有
与九鼎有关的典故  一言九鼎  大禹所造的代表九州的九鼎,象征着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力。因此,“一言九鼎”用来形容说话有分量,起决定作用。  语出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问鼎中原  公元前606年,楚庄王想取周而代之,到周王室去问九鼎的大小、轻重,结果周大臣王孙满说:“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