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医学“精”与“神”的关系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病机

来源 :中医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1478523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以 β-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Tau蛋白磷酸化、脑内神经炎症、神经递质损伤等主要病理改变引起的神经元变性或死亡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主要以渐进性记忆和认知功能障碍为临床表现.西医学对于该病的病因、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并不完全明确.从中医学“精”与“神”的关系探讨AD的病因病机.首先,综述了中医学对AD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即众医家多从肝脾肾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辨证论治,对阿尔茨海默病在古代中医文献记载中出现的症状表现进行了界定,即其类似于“善忘”“痴呆”“呆病”等,并综述了中医学从《黄帝内经》时期到后期各医家对于健忘、痴呆的认识;其次,阐述了“精”和“神”的作用及其与心肾的关系,认为“精”和“神”对于记忆力的保持至关重要;然后,根据“精”和“神”的概念,阐述了精和神的相互关系,即精能化气生神,神又能够驭精役气,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脑的记忆功能的保持;最后,基于“心藏神,肾藏精”的理论基础,以近期文献为依据,中医理论基础为理论指导,从“精”和“神”的层面探讨阿尔茨海默病的病因病机,得出心、肾是统摄神明的主要作用脏腑、其生理作用的正常发挥与否是影响脑记忆功能的关键原因的结论.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真实世界”老年人群中生脉注射液的临床应用和使用规律.方法 基于全国32家三甲医院信息系统(HIS)数据,采用Apriori算法及Clementine 12.0对应用过生脉注射液的17993例老年住院患者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分析使用生脉注射液的老年患者特征、疾病情况、药物的使用剂量、合并用药的使用情况.结果 共17993例使用生脉注射液的老年患者,平均年龄(76.68±7.08)岁,多见于男性.患者入院最常见的疾病为冠心病、高血压、呼吸道感染、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最常见的中医证候有气滞血瘀、气阴两
目的 探讨五苓散治疗肺肾气虚证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 选取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肺肾气虚证慢性肾炎患者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所有患者皆给予纠正酸碱失衡、补充维生素、规范生活作息及控制饮食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五苓散治疗,疗程4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浮肿、疲倦乏力、腰脊酸痛及少气懒言)评分、肾功能指标[24 h尿蛋白
目的 探讨近现代名医治疗心绞痛的用药规律,为临床选方用药提供借鉴.方法 整理《胸痹心痛古今名家验案全析》中近现代名医论治心绞痛的经验效方,将复方录入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采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进行频次分析、关联规则、聚类分析,采用SPSS Statistics 25.0进行因子分析.结果 共纳入86位医家,254首经验方,涉及中药266味.高频药物有丹参、瓜蒌、薤白、甘草、半夏等.药性多用温,药味以苦、甘为主,归经以肺、心、脾为要,功效类别以补虚药、活血化瘀药等最为多见.关联规则获得“薤
目的 系统评价麝香保心丸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综合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库(SinoMed)、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期刊(VIP)、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21年2月有关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痛心力衰竭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3和Stata 14.0软件对筛选结果进行Meta分析,以TSA 0.9.5.10 Beta软件进行试验序贯分析(TSA).结果
目的 观察芪蓟肾康颗粒治疗小儿紫癜性肾炎(HSPN)热毒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88例符合要求的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4)例.2组HSPN患儿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措施,在此基础上,对照组口服芪蓟肾康模拟颗粒,观察组口服芪蓟肾康颗粒,2组患儿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2组患儿治疗前后热毒血瘀证积分、24 h尿蛋白定量(24 h-UP)、尿微量白蛋白(mAlb)、尿β2微球蛋白(β2-MG)、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A1(IgA1)、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
华法林作为一种常用的口服抗凝药,具有蛋白结合率高、依赖细胞色素P450酶进行代谢、治疗窗狭窄等特点.临床上,华法林易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出血风险增加.随着中药临床应用日益广泛,丹参与华法林合用增多,且丹参对华法林药动学及药效学影响的研究亦越来越多.该文综述了丹参对华法林抗凝作用影响的研究进展.结果 表明,丹参中的多种组分(尤其是脂溶性的醌类成分)可能会通过影响细胞色素P450酶活性而干预华法林代谢.同时,已有的临床证据认为,对大多数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联合应用丹参和华法林可提高冠心病和房颤患者的生活
补阳还五汤的主要有效成分有黄芪甲苷、芍药苷、苦杏仁苷、山柰素等,具有补气、活血、通络的功效.补阳还伍汤作为中医经典的益气活血方剂,活血而不伤正,是治疗气虚血瘀证的常用复方,在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方面有较好的疗效.该文从抗炎和抗氧化应激角度,对补阳还五汤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补阳还五汤在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中国中医药报》2021年9月1日讯:日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坚持中西医并重,建立健全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公立医院薪酬水平决定机制,充分考虑中医药医务人员收入情况,薪酬制度改革进一步向中医医院倾斜.
期刊
胃食管反流病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发病率高且易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治疗该病以抑制胃酸、抗反流为主,存在用药单一、停药易复发等局限性,而中医药治疗具有个体化、可降低复发率等优势.首先,从国内研究现状出发,基于中医学痰饮致病理论,指出了该病的关键病机为脾失健运使痰浊内生,胃气不降使气机失调,痰邪乘势上逆而致反流.然后,结合现代医学观点,通过对胃食管反流病发病机制的分析,引出胃食管动力障碍与脾胃升降功能失司的关系、反流物对黏膜的损伤与痰浊内生、上泛食管的关系,说明了中、西医理论之间的相通性
葛根汤首载于《伤寒杂病论》,主治太阳经表、太阳阳明合病证等.其组成配伍简单精妙,升津解筋效果良好,被广泛用于颈椎病、肩周炎等疾病的治疗.目前,有关葛根汤源流和变方演变发展的文献较少,即使有,也多局限于临床个案,缺乏专篇论述.针对此现状,在介绍其源流基础上偏重于证治发展演变,阐述医家临床拓展,从方证和组方等方面进行探讨以加深对该方的认识.通过整理古籍文献发现,葛根汤从创立以来,经过历代发展,医家主要是抓住其解筋柔筋之效,证治演变从太阳伤寒、风寒湿痉证到产后中风、根据四时节气调整配伍治疗项强等.方中葛根升津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