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环保,各有妙招

来源 :大科技·科学之谜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dianxi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在巴黎举行的全球气候大会通过了全球气候新协议,为2020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做出了安排。现在,人们的环保意识已经越来越强,而低碳无疑会成为未来全球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那我们究竟要通过怎样的方式才能迈向低碳的未来呢?
  冰岛的低碳经济模式
  实现低碳生活并非天方夜谭,我们已经拥有了一个现实版的范例——冰岛。在这个小小的北欧国家,使用的能源中85%都是可再生能源。其中,65%的能源来自于地热能,许多地热能直接用于加热或者转化为电能。
  冰岛的其他能源主要来自水力发电。水电占冰岛全岛发电量的72%。冰岛不但能够实现电力自给,还能够把多余的电力出售给其他国家。所以,他们找到了一种绿色环保的方式,不仅可以产生充足能源满足国内需求,还能够利用多余的环保能源,发挥经济效益。
  冰岛只有33.3万人口,用于发展的土地也很有限。这个国家只有四大产业:渔业、畜牧业、能源产业和旅游业,所以他们必须在每一个产业上都好好发展。
  在冰岛,物价普遍比较贵,一件手工织的羊毛衫标价在250美元左右,一罐本地啤酒大约就得14美元。这里的商品通常都是本地生产的,这样从整体上降低了运输过程,减少了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也通过较高的商品价格使得普通工人也能得到与自己劳动相当的薪水,都能过上富足的生活,足够养活家庭。这就是冰岛的低碳人性化经济。
  利用各自闲置资源
  另一个在现实中运作的很好的低碳手段是采用共享经济模式。共享经济是一种每个人既是供给者,也是需求者,利用各自闲置资源,为他人提供服务的一种新的经济模式。
  共享经济的典型则是Uber和Airbnb。Uber是提供载客车辆租赁及实时共乘的共享型服务平台,而Airbnb是让大众提供出租住宿的共享型服务平台。
  同样,我们生活中有许多物品不会经常用到,比如折叠梯子、扳手、电钻,如果能像Uber一样设立出一个租用平台,那么就不用家家都存着这些一年都用不到几次的东西,利用这些平台,就可充分利用闲置资源,实现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将太阳能技术延伸到太空去
  当我们的社会转型进入一种低碳经济模式,太阳能将是很好的发展方向,潜力无限。许多大型企业看到了太阳能中的巨大商机,并且率先在相关领域投资研发。
  例如,中国正在建设一座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发电站,它位于甘肃的戈壁沙漠。这里就像是一个太阳能农场,延伸数千米。这个发电站的装机容量在2015年达到了57亿瓦。
  在2015年第一季度,中国新增的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就超过50亿瓦。中国正在力图转变能源结构,从以煤炭为主迈向更多利用可再生、可持续能源的新模式。
  畅想未来,我们也许还能直接从太空吸收太阳能。例如,日本就提出了基于太空的太阳能发电系统的项目。日本宇宙航空开发机构希望截止2030年能够制作出一个完整可用的空间太阳能发电系统。一旦各项工程完成,这一发电系统会在赤道3605千米的上空的固定轨道运行,吸收太阳能。然后,该系统会以42%的能源转化率通过激光束将太阳能传送到地球。每个能量提取卫星会将能量通过激光束射向一个2.9千米宽的接收站,可以产生1亿瓦电力,足够供给50万户家庭。
  纳米世界的大蓝图
  科学家认为除了太阳能之外,纳米技术也是一个很好的能源发展方向。或许我们可以通过纳米分子组装成小型发电设备,取代原有的集约化的发电方式。
  而利用纳米技术,我们还有望实现燃料系统碳的零排放。例如,使用氨作为燃料的纳米燃料电池,产生的废气只是水蒸气和氮气,没有碳排放。利用这种技术,可以取代传统化石能源,能够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比例大大下降。而二氧化碳在温室气体中占比14%,降低二氧化碳含量将具有重要的作用。
  运用纳米技术还可以和多个经济部门相结合,引领技术革命。我们以后可以拥有个人合成器、飞天汽车,进行太空旅行,甚至实现长生不死。
  低碳农业
  当前的农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对环境最具破坏力的人类活动。实际上,农业产生的温室气体约占排放总量的24%,而且采伐森林85%都是为了发展农业。另外,海洋中的过度捕捞更导致几乎所有种类的食用鱼群面临灭绝的危险,还使得珊瑚和依赖珊瑚环境的海洋生物生存堪忧。
  改变这种状态需要通过农业集约化的方式,也就是说需要在相同或者更小面积的土地上生产更多的食物。
  采用转基因农作物是实现这种低碳新农业的重要一步。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科学家可以使得农作物抗病虫害的能力更强,提高农作物的抗旱性,或者让它们的光合作用更加高效,甚至还能让这些作物直接利用空气中的氮,从而减少化肥的使用。
  另一种极富潜力的解决方案是依靠可控环境农业及垂直农业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
  可控环境农业可以在几乎任何地方建立起来。如果环境可控,就可以生产出这里本来不能生长、需要运输才可获取的农作物。未来的农业可能会过度到一种小规模的种植的形式,社区内就可以通过可控环境农业的种植方式实现农业自给。
  可控环境农业具有一些内在优势。与传统农业相比,可控环境农业在空间利用效率方面要高出100多倍,节水率可以达到70%~90%,而碳足迹也会更低。另外,通过这种方式种植,生产食物可以不施农药。
  在未来,人们也许会居住在高科技、功能齐全的住房中。在这些住房中,都配备了可以种植蔬菜的全自动智能系统。植物在合适的环境下生长,成熟后被收割,人们每天可以享受自己栽种的无公害的新鲜瓜果蔬菜,每个房子都拥有自己的小小生态系统。
  到时候,房屋将实现自给自足,水资源将得到循环利用。淋浴、水槽、卫生间的生活污水可以通过净化用于浇灌植物,减少水资源的浪费。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的生态“农场”,在有限的面积中最大化利用空间高效培植植物、喂养动物,在人工智能系统的帮助下实现自动生产,形成低碳环保的小农业系统。
  人造肉
  肉是我们不可或缺,也难以戒除的重要饮食元素。近年来,人们对肉类的消耗一直呈上升趋势。但是,吃动物的肉其实并不环保。人类养殖牲畜,需要种植饲料牧草,人为地占据土地资源。此外,猪、牛等动物会释放大量甲烷,而甲烷是一种比二氧化碳温室效应更强的气体。
  一种最佳的办法是使用人造肉,这比传统的牲畜养殖效率要高得多,碳排放也少得多。人类可以在实验室里“培植”肉类,科学家们已经做出了一些尝试。这不仅可以减少饲养牲畜,降低碳排放,更能够在伦理方面实现更人性化的饮食,减少屠宰动物。不过目前来说,这项技术成本比较高,如果能够把成本降下来,实现大规模可持续性的人工肉类生产,未来餐桌的美食将无限美好。
  这只是我们对未来的美好展望,我们还可以期待通过各种地球工程和碳固存来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全球变暖的影响。总之,种种迹象表明,在科技的护航下,未来的世界会更加美好,不必着急陷入绝望。
其他文献
【摘 要】教育必须有超前性。新课改强调的是要给学生留下问题,没有问题的课不能算是成功的课。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新模式。知识不仅是一种静止的“状态”,更重要的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分析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  【关键词】质疑 创新 实践 自主 高效  21世纪的竞
【摘 要】近几年,由于大学教育逐步向普及化教育发展,加之,学分制管理模式的普及、高校学习费用增加的同时,艺术生这个群体也随之不断的扩大。然而,对于艺术生的思想教育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高校教育的一个盲区。由于艺术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明显的专业特点,对于高校艺术生的思想教育问题,成为近些年各大院系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当代艺术生思想动态和心理特征的研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有利于高校开展各项艺术学科教育
【摘 要】高校学生宿舍盗窃案件高发,日益影响到整个学校的安全稳定局面,严重影响了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干扰了学校正常的科研教学秩序。本文针对高校宿舍盗窃案件的原因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遏制宿舍盗窃案件高发的态势。  【关键词】高校宿舍 盗窃 原因 对策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服务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使高等学校的办学空间和办学规模得到了迅速扩大,高校
【摘 要】高中各门课程教学中,地理有别于其他学科,重要的特征就是文理交融。地理这门学科既有文科的形象生动与灵活,又具有理科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学习高中地理就要针对不同的内容,分别采用理科或文科的学习方法。地理学拥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我们掌握了这些学习方法和技巧,教学就会变得简单而有趣。探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技巧,降低教学难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地理教师工作者最关注的焦点。  【关键词】高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它用文字来固定和记录人们思维的结果和认识的成果,反映和描述现实;但另一方面,语言和思维又是属于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是可分的,而且二者之间并非一对一的对应。一种思维往往可有多种语言形式来表达;或者,用Eugene A. Nida的话来说,Languages,possess various ways of communicating essentially the same pr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