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书相关论文
初次译书,而且是一本缩写的小册子,自然无什么经验可言。但作为一次习作,也颇有一些感受。现谈些点滴体会,向同志们求教。一、吃......
Understanding这名词从动词understand来,早在小学就听老师讲过,谁也无须不耻下问。我们当然也不至于贸然发问。但,这是哲学术语,......
这篇关于《中国科学翻译史》评论文章,重点评述了它的内容与写作方法上的十大特色,阐明它是中国翻译界当前的一部具有深刻学术价值......
本文论述了中日两国最早的心理学译书出于同一美国心理学原著,心理学译名相互影响和使用,最早的心理学杂志同期出版等史实。......
我国翻译界长久以来以忠于原著的观点为主流,但是晚清的翻译却出现了盛行意译的风尚,译者随意改变原作体例,大加增删,甚至以译著为......
中国的翻译日本书刊,在十九世纪末叶以前,不但在数量上极少,而且在质上也很成问题,绝大多数是零碎的。到甲午战争打了个大败仗,发见日本......
傅雷(1908~1966),一代翻译巨匠,作家、文学家、教育家、美术评论家。早年留学法国,学习艺术理论,回国后曾任教于上海美专,因不愿从流俗而闭......
1908年临近岁末时,紫禁城传出惊人的消息,光绪帝和慈禧太后在两天内相继死去,京城内外官场及民间顿时人心浮动,议论纷纷,整个政局变得动......
略论晚清上海新型文化人的产生与汇聚熊月之晚清上海崛起了一个新型文化人群体。与传统士大夫比起来,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有较新的知识......
一位朋友几年前进了监狱。有一次我应邀到监狱为犯人们演讲,没有见到他,就请监狱长带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了一句话:“平日都忙,你现在终......
王韬(1823—1897),原名利宾,后改名翰,字懒今(孄今)。江苏吴县人。十八岁时考取秀才,1849年到上海,在英国教会办的墨海书馆工作,18......
当清朝由盛世转入危命,中兴祖业成了群僚之梦。1896年,司法部副部长李端棻上奏光绪皇帝,第一次求设“京师大学堂”。两年后,光绪戊戌变......
提到最早的近代科学译著,很多人脑海中首先会浮现出“严复”这个名字,还有他翻译的《天演论》(即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其实,中国翻......
很多人认为周氏兄弟翻译的失败在于文笔不佳,这不但有《域外小说集》的译者自道“句子生硬”、“诘诎聱牙”作为内证,而且还可举出......
近日翻检旧刊,无意中读到刘麟生先生“译书闲话”一文,感触良深。此文原载《出版周刊》新第101号(1934年11月23日出刊),不知是否曾转......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前身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出版机构——19世纪末成立的南洋公学译书院,其设立之初便确立了“为成才之助”、“......
胡思敬《国闻备乘》,记张之洞晚年,“见新学猖狂,颇有悔心”。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新学大张,早已是晚清史中常识,惯常论述多归之于启蒙......
<正>从创办西学堂到编译教科书1899年3月,经李鸿章介绍,张元济入南洋公学任译书院主事兼总校,开始编译出版各类新式教科书。他主持......
谈论某位名人与某所名校的历史联系,一般都拣好听的说,似乎总是“天作之合”。其实,名人与名校的相遇,有时相得益彰,有时矛盾重重,......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它用文字来固定和记录人们思维的结果和认识的成果,反映和描述现实;但另一方面,语言和思维又是属于两种不同的社会现......
《译书汇编》是清末时期由中国人在日本编辑发行的,专门翻译连载政法类日文书籍的定期刊物。由于这种专业性强的日书汉译是20世纪......
《谁动了我的奶酪》是一本翻译书,中文版仅有92页,正常速度大约30~45分钟即可读完。但就是这样一本薄薄的小书,其畅销程度在欧美创造了出版业......
忙归忙,书还是要读的.新世纪来了,新事情多了,又是会议,又是论坛.透过空间和时间的隔膜,也许会突然发现,我们如今关注的重点难点,......
(上接第二期) 近代早期知名的出版机构(书局、书店、书社、书馆、印书馆等)多为外国传教士按照资本主义国家的模式设立,以编译西书为主......
赵传仁等编著的《中国书名释义大辞典》(后简称《大辞典》),2007年由山东友谊出版社出版,收辞七千余条,二百五十六万字,是列入国家......
1907年春末,翰林院编修蔡元培(1868年~1940年)获资助——每月30两银子,得以赴德国留学。当时蔡元培家有妻儿要照顾,还有学费和生活......
近年来 ,我国引进版权的科技图书越来越多 ,这些科技图书通常附有完备的索引。由于先进国家普遍使用了计算机自动抽词技术 ,不少图......
清末新政虽是被迫的,而且只是对封建制度作了些修修补补,但它毕竟通过清廷发布上谕的形式,堂而皇之宣布了实行变法维新的必要性和......
笔者在上世纪80年代既见有行政学著作中讲到梁启超曾于1876年所著中提出:“我国公卿要学习行政学”.最近仍见有行政学教科书袭用此......
写书译书是替父亲还愿 我这一辈子出的书,已经数不过来了,上世纪90年代时便有100多种,后来也就懒得再数。 我的祖父当过20年县......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自从读了杨绛的书,我又生发出“书中自有养生道”的感悟。杨绛是一位文学大家,她一辈子只......
【正】 1939年秋天,我在迁移到四川乐山的武汉大学任教不久,便结识了寄居当地的萨镇冰老先生。如果不是事先通过一个友人的介绍,我......
译书,作为沟通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对促进东西方文明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近代译书,大体上分为教会、官方、民间三方面的力量......
<正> 一我国的外文资料翻译工作始于印度佛经的翻译。佛经的翻译始于汉,盛于唐,衰于宋、元。永乐五年(1407年),明廷为适合外交的需......
江南制造局翻译馆译书对中国近代化进程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这些译书序跋蕴含了大量的信息,它们在揭示图书内容、选材,著者务实......
胡适日记中有不少剪报是既无日期也无报名的,1928年的胡适日记中就附有一封张竞生的公开信。想必是已经发表过的,但是胡适在日记中并......
<正> 一九○三年二月,上海广智书局出版了一部日本福井准造著、中国武陵赵必振译的《近世社会主义》。这是“近代中国系统介绍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