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静脉血栓形成不同抗凝治疗时限利与弊的进展研究

来源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yue_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发性”(又称“非激惹”)静脉血栓栓塞症(VTE)患者再发VTE风险明显高于具有可逆性危险因素的VTE患者,但低于患有癌症的VrrE患者。停用抗凝药物后再发VTE的风险表现在近端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发生率上是相同的,1年时的累积再发风险为10%,5年时为30%,10年时为50%。由于目前尚未确定对特发性近端DVT或PE治疗多长时间更为合理,所以有很多随机试验对此组患者进行了不同抗凝治疗持续时间(如3个月比12个月)或有时限的治疗与无限期治疗的比较研究。
其他文献
目的疾病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性,医务工作者在诊疗疾病时,不仅要从普遍性中寻找特殊情况;也要从特殊性中寻找普遍的规律,发现疾病的哲学辨证规律。方法通过特殊病例说明事物既
<正> 我科自1984年9月~1994年10月采用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加胃底环形缝扎术(以下称联合断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48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问题的提出所谓数学学习中的奇思妙想,是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产生的不同于一般的(不同于老师、同学、教材)、特别的甚至是怪异的思路和方法。很明显。这种奇思妙想包括了
患者女,56岁.主因间断性左颢疼痛6个月,加重2d伴呕吐,于1999年6月入院.体格检查:体温36.5℃,血压105/60mmHg(1mmHg=0.133kPa).脉搏60次/min,神志清楚.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发现
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细胞)是指从桑葚胚或附植前囊胚内细胞团分离的多潜能细胞,具有体外培养无限增殖、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特性。在过去的20余年中,随着对干细胞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心内科治疗上的难题,尽管药物治疗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仍有较高患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中重度心力衰竭的非药物治疗有了飞速的发展,其中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
长久以来,文献中对脊髓血管性病变的分类及命名一直存在分歧和争议,而且现有的分类方法复杂,有时不能反映病变的特点[1-4].Spetzler等[5]基于130例脊髓血管性病变患者的治疗
语文的内涵是丰富的,它蕴藏着人类社会的事、情、理,负载着古今中外积淀的多彩文化。教学语文,不仅仅是对语文教材局限的分析、提示,依赖于知识的梳理和识记,更应该站在生命的高度
<正>我院胸外科从1992年以来,对胸部肋骨骨折采用自制松紧带固定圈治疗,经临床210例疗效观察,明显优于传统的胶布固定法和胸带固定法。现报告如下。
<正> 脾脏的免疫功能日益受到人们重视,保脾手术也越来越被更多地采用。1993~1996年我院采用保脾术治疗外伤性脾破裂共55例,其中11例因术后大出血而再次手术。为加强对这一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