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品德教学在学校德育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来源 :新校园(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kf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中思想品德作为一门与德育联系密切的学科,更应在学校德育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从六个方面介绍了思想品德教学中加强学生德育工作的实施途径,以资借鉴。
  关键词:小学生;德育;思想品德
  学校德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是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加强学生思想政治、道德品质、审美趣味、心理素质等方面的教育,推动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品德课作为一门与德育联系密切的学科,更应在学校德育建设中起到重要作用。作为教师,要教书育人;作为品德教师,更应该关注学生的品德教育。那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如何让品德课助力学校的德育工作,正确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呢?笔者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思考。
  一、认真钻研,设计触动学生心灵的教学活动
  作为品德教师,首先要研究课堂教学,解读好教材和教参,利用好课堂。所有的学科都需要认真钻研教参,那是教学的依据,在了解了该教什么之后,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这些教学活动不仅是设计出来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更主要的是要触动学生的心灵,让他们通过活动产生思考,从而审视自己的行为,明白应遵循的行为准则。
  例如,在教学“手拉手 向前走”时,可以设计一个“送感恩红心卡”的活动,让学生回忆谁曾经帮助过自己,将他的名字写在感恩卡上,然后送给对方。送出感恩卡的学生学会了感恩。收到感恩卡的学生会受到触动,想去帮助更多的人。
  二、积极思考,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
  小学生有他们不同于成人的生活需求和特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结合学生的特点,从学生的世界出发,收集贴近学生生活的故事,用生活中的例子引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让课堂与学生的生活接轨。只有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才能被他们所理解、接受,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例如,教学“保护环境”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在课前观察身边的环境,建议他们用相机做记录。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就在大家身边,在课堂上一展示出来,学生立刻就被震撼住了,对身边的环境问题产生了深深的担忧,增强了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科学引导,树立与时俱进的道德观念
  新世纪以来,人们的道德观念不断地受到社会变迁的冲击,道德问题也越来越多样。学生是生活中的人,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必然耳濡目染了一些社会现象。因而,在品德课教学中尤其不要回避现实生活中学生遇到的种种矛盾,让教学内容接近实际,贴近生活,所谓“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师要做的,就是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四、规范礼仪,营造积极向上的德育氛围
  行为举止反映一个人的道德水平。文明礼仪教育从性质上讲也属于德育的范畴。品德课在规范学生礼仪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师要不断强化学生的礼仪规范,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只有规范每个学生的行为,才能提高整个学校的文明礼仪水平,使学校的德育氛围更加浓厚。教师一方面要注意情境陶冶,发挥暗示作用;另一方面要率先垂范,发挥示范作用,这样才能形成积极向上的德育氛围。
  五、以人为本,鼓励多种多样的德育实践
  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受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影响的,其中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作用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小学生由于认知、知识、經验等各方面的因素,对一些社会行为、社会现象和社会事物的认识往往出现片面、模糊甚至是错误的看法。在长期的德育实践中,我们认识到学生的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是知、情、意、行的培养过程。也就是说,品德的形成过程是在活动和交往的基础上,不断积累起新的品质的过程,活动和交往是生活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以教材为中心,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在不断的实践与探索中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六、以人为本,抓好德育这条主线
  “以人为本”是学校教育的原则。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文化知识和学习方法,还应重视学生的德育发展,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德育环境。
  总之,在品德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品德课堂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阵地,要求品德教师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责任感,不仅结合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思想品德教育,还要从各方面渗透德育,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其他文献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数不少的高中生在写作中,动辄就是“三林”(林语堂、林清玄、林徽因),还有就是“三国”(王国维、汪国真、周国平),要不就是“三泰”(列夫·托尔斯泰、伏尔泰、泰戈尔)。还有些同学在写作时会出现无话可说,没有条理的“挤牙膏”现象,其主要原因就在于知识面狭隘,缺乏对生活的思考和感悟,从而导致写作素材缺乏。  美味佳肴须用材料来烹饪,锦衣绣服须用材料来制作,亭台楼阁须用材料来
摘要: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和发展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旨在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和发掘培养体育后备人才,促进青少年体育健康发展。但在实施过程中,由于各地区学校条件和认知的不同,操作起来也有着很大的差别,如何才能使体育传统校发展得更快,传承得更远,是摆在每个体育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长期课题。  关键词: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体育教师;体育教学;运动竞赛  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是指有一个或多个体育项目已具有广泛的群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