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从多媒体专业的教育现状出发,分析出现目前状况的原因,提出解决策略和方案,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关键词 市场化运作 实践教学 多媒体专业
一、多媒体专业教育现状
多媒体专业从2003年开始招生以来,一直是潍坊工程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的主干专业,主要培养图形图像、动画、影视编辑等方面的人才,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目前,本专业遇到了发展瓶颈,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出现了脱节现象。为此,我们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并提出了项目化教学的思想,但收效甚微。通过多方调研,我们意识到,在教学中,必须依托产业的发展,做到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学校教育为产业补充实干人才,企业为学校提供前沿动态,才不会出现教育与社会需求割裂的现象,否则,学校培养的人才将永远滞后于产业的发展,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
出现目前境况的原因很多,可以归结为三点:
(一)实践内容方面
实践教学采用的项目多为“模拟项目”,虽然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但是,内容陈旧,学生对实践项目的分析、架构、设计、测试维护等过程与市场实际严重脱节。实践效果很不理想,培养的学生的专业知识明显滞后于企业需求。
(二)教师方面
教师都是由原来的计算机、教育技术专业教师转化而来,理论知识雄厚,却缺乏一线工作的实践经验,且对目前多媒体行业的工作流程、知识结构等缺乏了解,难以给学生高水平、切合实际的指导。
(三)学生方面
积极性不高,在实践教学中停留在应付老师和考试的层面上,而不是积极主动的完成项目作品。
二、解决的策略
为解决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先前本校提出的项目化教学理论,并将市场化的项目引入到教学中来,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切入口,以工作过程导向教学为基础,探索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学校和市场中的多媒体专业不再互不相干的独立个体,而应该有机的整合在一起,解决实践教学中市场项目与教学项目难以匹配、教学与市场脱节的问题。教师和学生应该共同参与到实际工程项目制作中来,在工作过程中共同探讨,解决问题,从而增加教师、学生的一线工作经历,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主要表现为:
(一)校内实践教学项目方面
以市场需求为基础,按照多媒体产品的的制作工艺流程来搜集实际工程项目、指导学生实践项目,同时用市场标准来引导和规范教学,考察学生学习效果。
(二)校外市场化运作方面
实践教学市场化运作,包括指导学生来学习与就业、创业相关的职业心理、社会交际等有关知识,并把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理想、职业能力、职业心理和求职技巧等的学习整合到市场化项目的学习当中,实现专业教学与市场要求的一致性。同时学生实践作品转化为商品,培养学生行业意识和服务意识,学习多媒体动画、广告、影视等的制作能力和影视专业的营销方式,能提升教学效益。
三、具体实施方案
多媒体专业实践教学市场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学方式、项目评价、设备管理、项目来源、具体实践方式等诸多方面,任何一方面都会影响到最终效果。为此,本次改革决定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
(一)工作室方面
将原来封闭式的实验室、机房转变为开放式的工作室。计算机摆放不再以原来的个体为单位,而是在工作室中,以小组为单位,组织结构按照公司进行设置。同时面向市场,制订市场推广计划,招揽业务,这些业务作为学生的实训项目,学生制作,直接面向客户,由客户评价,学生直接获得市场最前沿的知识动态和需求。
(二)合理控制实训项目数量、质量与来源
实训项目发源于市场,数量很难控制,如果市场化项目数量不足,部分学生将会无事可做。同样,实训项目的质量也要得到保证,否则学生的知识体系不够全面,经验不足,即使目前能完成工作任务,也难以应付将来工作后的出现的各种技术、知识问题。同时,实践项目由原来的教师指派形式,拓展到学生自己到企业寻找项目、学校与企业合办项目、教师指派项目等多元的实践项目形式,评价形式随之也转变为由市场标准来衡量,
(三)建立健全管理体系
采用工作室后,教学过程比较零散,教师、学生自由度很大,如果没有健全良好的管理体系,再很难产生好的产生良好的效果。所以必须构建完整的管理体系,以确保多媒体专业市场化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
四、收到的成效
本课题的研究实施一年以来,收到了明显的成效。教师采用市场化实践项目,做到了与社会的零距离教学,学生能接收到社会的最新知识、能力和专业信息。同时,在教师、学生、企业互动的项目的制作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了有力的提升。实地调查表明,学生毕业后能快速适应动漫、影视产业、传媒公司等用人单位的要求,对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解决目前学生就业和社会用人需求的矛盾起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徐秋枫.构建“工作室制”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探讨[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
[2]严璇,唐林伟. “工作室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9,(18).
作者简介:
张成霞(1978-- ),女,山东青州人,讲师,潍坊工程职业学院从事数字媒体专业教学。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工程职业学院)
关键词 市场化运作 实践教学 多媒体专业
一、多媒体专业教育现状
多媒体专业从2003年开始招生以来,一直是潍坊工程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的主干专业,主要培养图形图像、动画、影视编辑等方面的人才,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目前,本专业遇到了发展瓶颈,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出现了脱节现象。为此,我们尝试了多种教学方法,并提出了项目化教学的思想,但收效甚微。通过多方调研,我们意识到,在教学中,必须依托产业的发展,做到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学校教育为产业补充实干人才,企业为学校提供前沿动态,才不会出现教育与社会需求割裂的现象,否则,学校培养的人才将永远滞后于产业的发展,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
出现目前境况的原因很多,可以归结为三点:
(一)实践内容方面
实践教学采用的项目多为“模拟项目”,虽然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但是,内容陈旧,学生对实践项目的分析、架构、设计、测试维护等过程与市场实际严重脱节。实践效果很不理想,培养的学生的专业知识明显滞后于企业需求。
(二)教师方面
教师都是由原来的计算机、教育技术专业教师转化而来,理论知识雄厚,却缺乏一线工作的实践经验,且对目前多媒体行业的工作流程、知识结构等缺乏了解,难以给学生高水平、切合实际的指导。
(三)学生方面
积极性不高,在实践教学中停留在应付老师和考试的层面上,而不是积极主动的完成项目作品。
二、解决的策略
为解决目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进一步完善先前本校提出的项目化教学理论,并将市场化的项目引入到教学中来,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切入口,以工作过程导向教学为基础,探索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学校和市场中的多媒体专业不再互不相干的独立个体,而应该有机的整合在一起,解决实践教学中市场项目与教学项目难以匹配、教学与市场脱节的问题。教师和学生应该共同参与到实际工程项目制作中来,在工作过程中共同探讨,解决问题,从而增加教师、学生的一线工作经历,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主要表现为:
(一)校内实践教学项目方面
以市场需求为基础,按照多媒体产品的的制作工艺流程来搜集实际工程项目、指导学生实践项目,同时用市场标准来引导和规范教学,考察学生学习效果。
(二)校外市场化运作方面
实践教学市场化运作,包括指导学生来学习与就业、创业相关的职业心理、社会交际等有关知识,并把学生的职业兴趣、职业理想、职业能力、职业心理和求职技巧等的学习整合到市场化项目的学习当中,实现专业教学与市场要求的一致性。同时学生实践作品转化为商品,培养学生行业意识和服务意识,学习多媒体动画、广告、影视等的制作能力和影视专业的营销方式,能提升教学效益。
三、具体实施方案
多媒体专业实践教学市场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教学方式、项目评价、设备管理、项目来源、具体实践方式等诸多方面,任何一方面都会影响到最终效果。为此,本次改革决定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
(一)工作室方面
将原来封闭式的实验室、机房转变为开放式的工作室。计算机摆放不再以原来的个体为单位,而是在工作室中,以小组为单位,组织结构按照公司进行设置。同时面向市场,制订市场推广计划,招揽业务,这些业务作为学生的实训项目,学生制作,直接面向客户,由客户评价,学生直接获得市场最前沿的知识动态和需求。
(二)合理控制实训项目数量、质量与来源
实训项目发源于市场,数量很难控制,如果市场化项目数量不足,部分学生将会无事可做。同样,实训项目的质量也要得到保证,否则学生的知识体系不够全面,经验不足,即使目前能完成工作任务,也难以应付将来工作后的出现的各种技术、知识问题。同时,实践项目由原来的教师指派形式,拓展到学生自己到企业寻找项目、学校与企业合办项目、教师指派项目等多元的实践项目形式,评价形式随之也转变为由市场标准来衡量,
(三)建立健全管理体系
采用工作室后,教学过程比较零散,教师、学生自由度很大,如果没有健全良好的管理体系,再很难产生好的产生良好的效果。所以必须构建完整的管理体系,以确保多媒体专业市场化实践教学的顺利实施。
四、收到的成效
本课题的研究实施一年以来,收到了明显的成效。教师采用市场化实践项目,做到了与社会的零距离教学,学生能接收到社会的最新知识、能力和专业信息。同时,在教师、学生、企业互动的项目的制作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得到了有力的提升。实地调查表明,学生毕业后能快速适应动漫、影视产业、传媒公司等用人单位的要求,对提高学生的就业率,解决目前学生就业和社会用人需求的矛盾起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徐秋枫.构建“工作室制”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探讨[J].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3)。
[2]严璇,唐林伟. “工作室制”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9,(18).
作者简介:
张成霞(1978-- ),女,山东青州人,讲师,潍坊工程职业学院从事数字媒体专业教学。
(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