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叶派相关论文
《九叶集》的出版是一次诗人主动“集结成派”的文学事件。探查关于《九叶集》的杂文学文本,可以看到诗人们的自我指认策略:通过诗作......
新诗大众化诉求是抗战时期新诗理论批评的时代最强音。“激进型”、“传统型”和“综合型”的现实主义诗论从不同侧面体现了这种要......
穆旦作为本世纪40年代现代主义代表诗人,其历史地位是毋庸置疑的。他深入生活,反映现实,冲破题材禁区,力求开阔视野,在热情赞颂的大潮中......
【作文题】(苏州零模)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运用适当的文体样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 小花对牡丹说/我......
袁可嘉一看,哈哈乐了,还拿起笔题了一行字:“好一个脑袋!” 纽约时间11月8日,“九叶派”著名诗人、翻译家袁可嘉在女儿家中与世......
我想借用“九叶派”诗人陈敬容一本诗集的名称,来概括这三首诗的共有主题:老去的是时间。时间,是很复杂也很奇妙的东西,它的流逝是客观......
中国新诗的现代化过程曾充分汲鉴过西方雕塑艺术,大致表现为:一、由“兴”返“象”的象征意识;二、“言”尽而“意”余的表达手法;三、......
与所有诗人一样,灰娃也有诗人必备的条件之一,那就是诗人气质和禀赋。她敏感,富于幻想,向往美好的世界。有时我想,倘若灰娃没有随......
本文标题如果叫“袁可嘉诗歌批评理论探源”可能更确切,这也是本文的初衷,然而,袁可嘉是因建构九叶派诗论而成名的,而这正是他后来......
郑敏是九叶派的著名诗人。著名诗歌评论家谢冕在《新中国诗歌五十年行进的轨变》一文中,盛赞“郑敏和牛汉是当今创造力最为旺盛的代......
书籍装帧艺术家曹辛之,首先是诗人杭约赫。 杭约赫是曹辛之常用的笔名。杭约赫,取长江船夫号子的谐音。1917年,曹辛之生于江苏宜兴......
九叶派女诗人陈敬容的翻译赢得了当代一大批诗人的青睐。她以其诗学观念为指导进行翻译选材,体现了生命的辨认与契合;她以直译为翻......
“九叶派”和台湾现代派所处的政治背景大体相似。“九叶派”和台湾现代派在艺术传承上既有相同之处,又各有特点。二者在艺术表现手......
郑敏是唯一健在的"九叶诗人",她一直笔耕不辍,关心着诗歌,关心着社会,是一株真正泽被诗坛的"世纪之树"。她的诗歌创作始于上世纪40......
从现代派诗到九叶派诗的中国现代主义诗潮的嬗变,首先表现为主题的开放性趋势:从现代派的寻找精神的家园到九叶派的突入人生现实与心......
呵,你远方的运燮,第一次/我翻开你的《四十首》就惊异/你那些闪光的矛盾的智慧,/你可在轻蔑着那无知的常识? 在昆明湖畔,写雄辩的......
著名翻译家、“九叶派”代表诗人袁可嘉于美国当地时间2008年11月8日在纽约去世,享年87岁。袁可嘉先生1921年出生于浙江慈溪,1946......
期刊
【正】 九叶涛人是一群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的青年。在四十年代风雷激荡的中国,他们严峻地审视现实,大胆借鉴西方现代......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所谓"创新"就是创造原来没有的东西.就文学创作而言,如果作家遵从社会认可的思想观念,使用前人用过的比......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汉语新诗的现代更新进程屡被评论界指摘为数典忘祖,蹈袭西方。宇文所安对汉语新诗的批评引发一场关于新诗民族性与世界性的争论。......
<正> 1947年7月杭约赫(曹辛之)等人在上海星群出版公司创办《诗创造》月刊,出版了由臧克家作序的"创造诗丛"十二种;由于内部意见分......
曹辛之(1917—1995),笔名杭约赫,诗人、书籍装帧艺术家。1981年7月,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郑敏、唐祈......
中国新诗诗质以现代意义上的"自我"意识为内核。七月诗派探索出"强力意志"表达的"受难"模式,九叶诗派倾献出"智性直观"展开的"对话......
意象是一个重要的诗学范畴,本文以英美的意象派运动为出发点,对意象的主要观念和中国现代意象诗学的发展作了探讨,并着重指出,进入......
"陌生化"是一种对日常语言加工、变形、扭曲的艺术手法。九叶诗派诗歌中的"陌生化"手段,重新构造了对对象的感觉,扩大了读者认知诗......
郑敏是"九叶诗人"之一,在诗歌的创作中,善于从鲜明具体的形象中,概括、升华出具有相当深度的思想,以思想知觉化的途径传达人生经验......
本文拟从文本分析角度切入40年代九叶派诗歌,在技巧层面到文化层面方向出发,探寻九叶派诗歌戏剧化理论的发展演变及其社会学意义。 ......
在中国现当代诗歌史上,郑敏的创作是个奇迹。她的诗具有极强的边缘性,独创性和变化性。因此,走近她的诗歌世界并不容易。这需要破除旧......
艾略特自从20世纪20年代被介绍到中国后,对中国新诗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译介和模仿,艾略特诗学在三四十年代先后影响了新月派、现......
揭示"朦胧诗生成"与中国新诗传统"同中有异"的承续关系,是解读"朦胧诗发生"问题的重要诗学理路之一。朦胧诗人历经"革命式求索——......
【正】任何历史过程都包涵着好些矛盾,任何发展都意味着对于所遭遇矛盾的克服.中国新诗在其历史过程中,自然也遇到了好些矛盾,新诗......
<正> 新诗的怎么写和新诗的写什么,就诗人而言,应该说本不是什么问题。因为诗人在写作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考虑这些,也用不着考虑这......
<正>作为20世纪40年代中国最重要的新诗流派,九叶诗人群以"自觉的现代主义者"姿态承接了现代主义诗歌的发展使命,在都市人的自我意......
上承“五四”、下启“十七年”的20世纪40年代诗歌,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中占有重要而特殊的位置。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学界对20世纪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