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内铁素体相关论文
热轧无缝钢管作为热轧钢材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分支,广泛地应用于船舶制造、油气输送等领域。由于热轧无缝钢管整个变形过程需要在高......
利用焊接热模拟技术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大线能量低焊接裂纹敏感性钢的焊接热影响区(HAZ)组织及晶内铁素体 (IGF)的形核机理进行了......
随着船舶向大型化方向发展,要求船体结构用钢具有高强、高韧和大厚度规格。因为焊接工时占船舶建造总工时的30%-40%,所以如何提高......
高性能建筑结构用钢简称高建钢,该钢种主要应用在超高层建筑、大跨度机场、以及钢材为主要结构的厂房等大型建筑中,为适应建筑结构......
氧化物冶金为钢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在严格控制夹杂物的同时利用其有益的一面。氧化物冶金技术的关键是夹杂物的控制,利用微......
氧化物冶金技术利用钢中有益的非金属夹杂物,钉扎奥氏体晶界,诱导晶内铁素体(IGF)形核。该技术可以优化组织,改善钢的强度和韧性,......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测定了36Mn2V钢经四种终轧温度变形后的连续冷却膨胀曲线,结合金相-硬度法,获得了该钢种的连续冷却转变......
简叙了X80管线钢组织及其焊缝组织,分析了针状铁素体对管线钢性能的影响。概述了氧化物冶金技术核心思想及原理,介绍了该技术在X80......
介绍了钒微合金化技术的最新进展以及钒钢的开发与应用情况.氮是含钒钢中有效的合金元素,含钒钢中增氮,优化了钒在钢中的析出,显著......
为节约能源、降低消耗,在汽车工业领域,锻造用非调质钢的比例逐渐上升,尤其是在曲轴、连杆等形状较为复杂的零部件上用途广泛。这......
采用扫描电镜、拉曼光谱分析仪、高温淬火相变仪和高温共聚焦显微镜分别研究了夹杂物的尺寸和相组成成分、连续冷却的速度、奥氏体......
微合金非调质钢在工业生产上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论文针对48MnV非调质钢电炉生产流程,采用热力学计算和实验分析的方法对48MnV钢冶炼......
利用焊接粗晶区连续冷却淬火方法,对比分析了钛处理钢和普通C-Mn钢焊接粗晶区连续冷却不同阶段的相变组织,研究了铁素体相变规律。......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含钛低合金高强钢的焊接热影响区 (HAZ)晶内铁素体 (IGF)的形核机理进行了试验研究。对 IGF精细组织的研究表......
通过热力学计算及实验,研究了含钛汽车用非调质钢在液态和凝固过程中含钛夹杂物的析出规律.研究表明,通过调整非调质钢中O,Al和Ti......
研究了碳质量分数分别为0.26%,0.33%和0.42%的三种含钒微合金钢在600,550,500和450℃下等温处理时碳对晶内铁素体形成的影响,测量......
利用焊接热模拟技术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大线能量低焊接裂纹敏感性钢的焊接热影响区(HAZ)组织及晶内铁素体(IGF)的形核机理进行了试......
观察了不同冷速下获得的含Ti非调质钢的显微组织,并绘制了静态连续冷却转变曲线(CCT曲线)。结果表明,在0·5-2·5℃/s的冷速......
采用高温实验和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Mg含量对1873 K下Ti-Mg复合脱氧后铸锭样品中夹杂物组成、大小分布以及实验钢中......
对含钛低碳钢的晶内铁素体(IGF)的形核机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含钛低碳钢中IGF的形核核心主要是外层包裹着MnS的Ti2O3复合夹杂物粒子,IG......
为大幅度提高高级别管线钢的强韧性和可焊接性,把不同Ce含量的高级别管线钢试样退火处理后,用金相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及能谱分析(E......
通过试验,研究了低碳钢加钛脱氧后钢液中夹杂物的形态、组成、尺寸和类型,并研究了加钛前后钢的组织变化。结果表明:加钛后,钢的组......
用物理模拟法研究了夹杂物MnS、Al2O3和Al2O3@MnS在晶内铁素体形核过程中的作用;用数字式金相显微镜观察了夹杂物界面附近区域的金......
从夹杂物与金属之间的界面能和热膨胀系数不同导致的应变能,夹杂物周围基体局域溶质贫乏等角度对晶内铁素体在夹杂物上形核机制进......
通过对Al,Ti两种脱氧钢母材和焊接热影响区组织和性能的对比分析,研究了两种脱氧方式下焊接热影响区组织转变和性能特点。试验结果......
采用热模拟技术,研究700、650、600、550℃等温处理对管线钢晶内铁索体形成的影响以及600℃下钢的组织随等温时间的转变规律。测量......
系统地研究了MnS、CuS及其复合物附近的微区在晶内铁素体形核过程中的成分变化,未发现诱导晶内铁素体形核的MnS、CuS及其复合物附......
晶内铁素体型微合金非调质钢成分一般为(%):0.2~0.4C,0.2~0.8Si,1.0~1.7Mn,0.05~0.15V,采用再结晶锻造或轧制、控制相变区间冷却速率以......
采用聚焦离子束方法制备试样,利用最高加速电压为1300kV的高分辨电镜观察钒-钛微合金化钢100 kJ/cm大线能量热模拟焊接热影响区,对作......
开发了一种满足上海大众2VQS发动机曲轴用非调质钢。研究结果表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中有晶内铁素体存在,核心含有MnS粒子,断口韧窝内......
在实验室条件下,对低碳钢进行微镁处理,以SEM-EDS和金相显微镜为表征手段,通过与空白样的对比,研究钢中夹杂物、组织的演变过程。......
介绍了氧化物冶金技术的概念及发展现状,晶内铁素体的作用和形成机理,氧化物种类对晶内铁素体形成的影响及脱氧剂的选择;钢中氧浓......
通过实验室对低碳钢进行钛-镁处理研究,利用BX51M金相显微镜观察钢的微观组织,以JSM-6510LV扫描电镜为平台,利用SEM-EDS研究钢中夹......
研究相变热模拟工艺对微合金钒氮钢显微组织和晶内铁素体形成的影响。对含氮量不同的两种V-N钢进行了模拟,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和比较......
研究了焊接热输入为110 kJ/cm三丝埋弧自动焊E36高强度低合金钢热影响区的晶粒细化行为;用自动图像分析仪测量了焊接热影响区诱导晶......
从氧化物冶金机理分析入手,结合合金元素对钢组织的影响,对氧化物冶金型非调质钢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冶炼过程中添加合金元素......
研究了Nb对一种V-Ti复合微合金化曲轴用非调质钢组织、性能和晶粒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Nb后组织细化、韧性提高,强度随铌含量的上......
本文以大热输入焊接用高强钢12MnNiVR为研究对象,通过焊接热模拟实验,研究钢的中夹杂物与晶内铁素体形核之间的关系,并确定诱导晶......
研究了冷却速度对微合金非调质钢36MnVS6钢组织、强度以及冲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轧后冷却速度直接影响铁素体+珠光体的晶粒度......
介绍了氧化物冶金技术的提出背景,氧化物冶金技术的主要内容和采用该技术对钢的组织、性能的影响。总结了近十几年来在利用夹杂物......
建立了铁素体在夹杂物/析出相上形核的物理模型.从相变形核热力学和动力学机理出发,研究了晶内铁素体在夹杂物/析出相上的形核过程,分析......
介绍了V在钢中的应用及V微合金化技术最新进展。通过含V钢中增N,利用廉价的N元素,优化了V的析出,显著提高沉淀强化效果,达到节约V......
结合晶内铁素体的形核机制与异质形核理论,系统介绍了可以诱发晶内铁素体形核的夹杂物的类型和尺寸范围。分析认为,诱导IGF的有效形......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机械工程结构的巨型化和高参量发展对钢铁材料的抗形变能力与塑性均提出了更高要求。研究证明,细化晶粒组织是......
通过在 LF 炉采用 Ti-Mg 复合脱氧的方法,对工业条件下氧化物的长大趋势及对晶内铁素体的诱导析出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 Ti......
研究了锻后控冷工艺对中碳含钒微合金38MnVS非调质钢锻件晶内铁素体形成的影响,对锻后不同控冷工艺条件下微合金非调质钢锻件的显......
期刊
本文以V微合金钢的开发应用为目的,探究了V在钢中的作用机理。重点研究了V在高温变形过程中对热变形行为的影响,以及在随后的冷却......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高层、大跨度、抗震等多功能建筑结构的出现以及建筑结构的安全问题要求钢筋具有更高的强度、良好的塑韧......
V元素作为重要的合金元素之一,通过与N元素的配合使用能够显著提高材料的强度和韧性,然而V和N元素对焊接粗晶热影响区(Coarse grai......
介绍了晶内铁素体的组织特点以及晶内铁素体组织对钢材力学性能的影响,得出晶内铁素体能显著提高钢的冲击韧性。详细阐述了晶内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