朦胧诗派相关论文
顾城是朦胧诗派代表诗人,《一代人》是其代表作,表现了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年轻人迷惘的心境;臧克家是中国现实主义新诗的代......
摘要:在朦胧诗派的构筑过程当中,1980年代初关于朦胧诗的争论是其关键,但也因为争论中“朦胧”一词指涉对象的模糊,决定了此后诗派建构......
改革开放初期新诗的崛起并非平地起高楼,更不是空中建楼阁,那是所谓“朦胧诗派”长期受抑制挤压之后的喷发,是对缺乏个性表现的诗......
酝酿于文革期间、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正式形成并崛起于诗坛的朦胧诗派被视为中国当代先锋诗歌当之无愧的前驱者。跨越时空的分界......
芒克是崛起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芒克虽然不同于顾城写下了众多的童诗,但是阅读芒克的诗集,却能发现众多闪烁童心光......
梁小斌,1954年生,山东荣城人,曾下乡插队落户,后当工人。1972年开始诗歌创作,是“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1980年发表《雪白的墙》、......
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起,中国诗坛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裂变与聚变。继“归求诗人”唱出呼唤真理、揭示苦难的响亮之歌后。朦胧诗派、新......
<正>诚如洪子诚、刘登翰所说:1980年代后期"‘新诗潮’中的实验诗歌、第三代诗的写作,主要在自办的‘民刊’上出现。个别由作协等......
新教材选录的诗歌丰富多样.涉及到现代当许多有代表性的诗歌流派和诗人。如以徐志摩、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诗派.以舒婷、梁小斌等为代......
<正>岁月不居,新诗的历史转瞬已近百年。常言道,五十而知天命,知天命之人多会表现出一种自知清醒的状态;而具百年艺术积累的新诗,......
【摘 要】本文结合中国当代诗歌发展历程,对中国当代诗歌流派及代表作品进行探索,认为中国当代诗歌文学共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20世纪7......
在朦胧诗的代表性诗人中,舒婷、芒克、多多的诗歌具有鲜明的风格特色。舒婷的创作风格整体上趋向一种古典式的中和之美,显示出形式......
如今,现代主义文学艺术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经典形态,并拥有广大的接受群体。但是,在改革开放之初,现代主义却很少为人所知,更不要......
先锋文学作为反叛与开拓的艺术实践,作为对未来文学发展路途的积极探寻,作为人类艺术精神的超前性表达,是一种永远“在路上”的创作。......
朦胧诗创作显示出浓重的“苦难”和“希望”的精神。它从政治与人的生存关系入手,以人道主义的立场思考“文革”十年乃至建国以后的......
主持人的话:酝酿已久的“研究生园地”终于在今天与大家见面了。设立这一栏目是为了促进新生学术力量的发展,给在校攻读硕士、博士......
《他们》是诗人韩东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创办的一份民间诗刊。与其他很多同时期、同性质的民间刊物一样,《他们》是历史和文化......
以北岛为代表的朦胧诗派诗歌为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增添了独特的思考和情感,北岛本人对于文学的理解、对于时代的反思也是当时的一......
朦胧诗派在本质上是走着一条西方的诗歌实践道路,一条回归语言本质、追寻诗歌源头的道路。由于朦胧诗派引发的诗歌回归浪潮,一时各......
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顾城以其鲜明的诗歌风格和创作个性赢得了“童话诗人”的称号。然而对纯粹的童话世界的追求使他最终陷入个人无......
顾城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也是近八十年来中国新诗史上少有的“童话诗人”,他的创作期并不算长,却经历了由盛到衰、由大红大紫到消声......
<正>第一章导言近30年的中国当代文学史研究,普遍重视从"朦胧诗"肇始的诗歌变革潮流与当代政治意识形态诗歌及"颂歌"风格的对话意......
<正> 1979年前后,以舒婷、北岛为代表的“朦胧诗派”,在新时期文坛上异军突起,迎来了新的诗潮的勃兴。这是一次诗歌的革新运动。“......
文无定法.但就表达方式而言,诗歌似乎特别难以驾驭.本文拟就诗歌创作中含蓄、含胡诸表达方法的运用,略谈诗歌的意象表达问题,并试......
绪论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在大陆新诗坛上崛起的朦胧诗派,以思想上的叛逆和艺术上的反动向中国传统诗歌提出了双向挑战,以新的审美态......
关于梁小斌的创作,学者洪子诚在《中国当代新诗史》中作出定义:“1980年以《雪白的墙》《中国,我的钥匙丢了》两首诗引起注意,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