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寿裳相关论文
鲁迅一九一八年八月二十日致许寿裳信里,有下面一段话:覃孝方之辞职,闻因为一校长所打,其所以打之者,则意在排斥外省人而代以本省......
新版《鲁迅全集》对鲁迅早年的友人乔大壮,作了这样的注释:“乔大壮(1892—1948)名曾劬,字大壮,四川华阳人。1913年任京师第二初......
1.离婚创举 1905年,晚清女界很有影响力的刊物《女子世界》在第2卷第3期的“国内记事”栏目中刊登了一条简短的新闻,题目为《离婚......
1917年1月9日,蔡元培在北京大学开学典礼上发表了《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并提出了两项改革计划:“一曰改良讲义”、“二曰添购书......
《祝福》是鲁迅小说中的名篇,每读此文,主人公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就会引起我的同情、激愤,使我们对黑暗旧社会摧残妇女的封建礼教有......
有增田涉、冯雪峰、胡风回忆录中提供的鲁迅自述材料,又经若干学者研究考证,现在已可确认无疑。周作人否认有此事,那是他不了解而又勇......
魯迅先生虽然早已离我们而去,但他的名字却深深刻在许多人心中,他的故事总是被人们所关注。鲁迅先生爱憎分明,爱得热烈,憎得也不同凡响......
鲁迅在1918年4月2日作《狂人日记》时始用“鲁迅”笔名。对于这个笔名的含义,许寿裳先生曾向鲁迅作过询问,鲁迅的回答是:“我从前用过......
10月19日,是鲁迅逝世八十周年。这几代中国人,有很多绕不过的坎,鲁迅先生即为其一。做个假设,鲁迅如果活在今天,如果他也有微信朋......
郭沫若在谈到鲁迅时说得好:“影响到鲁迅生活颇深的人应该推数蔡元培吧!这位精神博大的自由主义者,对于中国的文化教育界贡献十分宏大......
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台静农一生简朴,但喝酒却常喝名贵酒。台静农常言,“痛饮酒,谈离骚,可为名士”。 台静农家生活困窘,学生来拜访......
作为中国现代文学之父,鲁迅一生共创作了三部短篇小说集、两部散文集和十几部杂文集,还有大量的日记、书信、翻译作品等。但奇怪的是......
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知否兴风狂啸者,回眸时看小於菟。这四句,是鲁迅先生在灾难生活里,携妇将雏时代写的诗。从这二......
五四运动那年,鲁迅在北京买房,买的是一处四合院,前后三进,房子二十多间,总价3500块大洋。除了这笔房款,鲁迅还得付给房产中介173块大洋......
1945年台湾光复后成立了行政长官公署。在陈仪的主持下,展开了一系列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文化重编措施,其中重要的参与机构有......
在我国台湾地区光复初期出现了争相介绍和学习研读鲁迅的一股热潮,大量报刊中都有明显的痕迹.对于这种中国现代优秀文化于我国台湾......
期刊
孙中山第一喜欢革命,第二是书,这是他自己亲口对日本友人犬养毅说的.rn在革命先烈陈天华追悼会上,留学生公推秋瑾为召集人,秋瑾宣......
1936年10月19日凌晨5时许,鲁迅病逝于上海.消息传出,举国同悲.“万分悲痛”的好友许寿裳认为鲁迅的逝世,令“青年失其导师.民族丧......
鲁迅:我以我血荐轩辕 1903年,在日本东京弘文书院求学时的周树人,剪了留了23年的辫子。后来他这样回忆大清留学生的辫子:“头顶上盘......
鲁迅的好友许寿裳曾说:“鲁迅对人,多喜欢给予绰号。”笔者看了一些,发现鲁迅真的是颇喜欢给人起绰号。鲁迅的祖父因贿考入狱后,家境便......
【正】 蔡元培先生为《鲁迅全集》作序,称鲁迅为“新文学开山”;同时又指出“鲁迅先生受清代学者的濡染”,于“旧学”之根柢亦极深......
鲁迅以其自身的文化品格和人格魅力对本世纪的中国历史、民族精神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集威......
【正】 一 不克厥敌 战则不已鲁迅是我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是我国新文学运动的旗手.他一生都在为国家民族的独立自主,为人民群众的幸......
【正】 鲁迅在一九一九年一月十六日致许寿裳信中,谈到エパ等制造谣言时说:“此是此公长技,对于亦往往如此。”エパ,疑指夏曾佑,我......
<正> 鲁迅在他的早期、前期和后期,对屈原都有所论述,而且越到后期论述越精辟。本文将循着上述三个时期的线索,介绍鲁迅对屈原的评......
一个人对某一事物或某些事物发生兴趣,有时甚至很浓厚,总是有一定缘故的。鲁迅对佛教产生兴趣,也不能例外。借用佛家的话来说,鲁迅......
【正】 鲁迅在教育部的同事中,除了与许寿裳堪称深交之外,与齐寿山的关系也比较密切。齐寿山(1881——1965),各宗颐,字寿山,河北高......
近代的绍兴,人才群起,举国称雄,涌现出一批又一批中外知名的志士仁人和专家学者,如蔡元培、鲁迅、周恩来等等,不胜枚举。绍兴近代之所以......
台湾光复之初,许寿裳受命赴台创设台湾省编译馆,从事文化重建工作。二二八事件之后,许寿裳向陈仪提出辞呈,深感"心力若瘁"。其实,对......
本文梳理了第一部《鲁迅全集》的成书过程,考察了相关人等在编纂过程中所体现的“鲁迅观”。1938版《全集》总体仍按照战前许寿裳......
“木瓜之役”的本事乃浙江两级师范学堂风潮。之前学界对“木瓜之役”个案的探讨,大多将其作为一个“事件”,并以围绕作家生平研究......
期刊
在中国近代民族启蒙进程中,发挥重要历史作用的,除了一些著名的思想家,也有不少站在思想家与民众之间的“二传手”,许寿裳就是其中......
1945年台湾光复后成立了行政长官公署。在陈仪的主持下,展开了一系列以“三民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文化重编措施,其中重要的参与机构有......
教育是一个民族发展壮大的关键.本文主要介绍许寿裳以及他为中国教育事业作出的贡献,最后探析许寿裳的贡献对于后代人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