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礼相关论文
康熙末年,有一个江南总督叫噶礼,这个总督不但贪婪,而且骄横跋扈,尤其喜欢整治他人,自己则幸灾乐祸。当时,苏州知府陈鹏年,清廉刚......
本文以一部乾隆时期(1748)编纂的官方汉语、葡萄牙语对照辞书为例,抽取两则词语进行分析,指出尽管该书完成于京城,但其中仍遗留着......
清代,大的科场案(由科举引发的舞弊案)共有三起,分别为顺治十四年的丁酉科场案、康熙五十年的辛卯科场案和咸丰八年的戊午科场案。......
本组史料选自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及内阁史书、档册 ,其中《旗鼓牛录章京曹振彦因功加半个前程》、《两江总督阿山为跪请圣安事奏折》......
【摘要】江南三织造继承自明朝的织造机构,因其为内务府下属机构因而官员构成均为内务府包衣人,包衣人身份使得他们拥有特殊的政治地......
清朝康熙年间,有一位名闻朝野的清官,他就是张伯行。张伯行做官虽晚,但他任官始终忠于职守,克勤克俭,因而声名闻于天下,不但康熙皇帝对他......
康熙五十一年(1712),发生了两江总督噶礼与江苏巡抚张伯行互相参奏案。康熙帝随即派出钦差大臣赴江南对互参案进行会审。在长达8个月......
震动江南的“大海商风波”是康熙末年的重要政治事件。张元隆是江浙沿海有名的大商人,“声名甚著,家拥巨资,东西两洋,南北各省,倾......
康熙五十年(1711年),发生了轰动一时的辛卯江南科场案。科场案审理尚未结束,又突发互参案,即两江总督噶礼与江苏巡抚张伯行互相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