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为了减轻人口压力,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独生子女应运而生。虽然目前我国已经全面放开二胎政策,但在未来的10年时间里,独生子女仍然是小学阶段的主要群体。在生活中,他们没有兄弟姐妹,能得到精心地养育和过度的关爱,身体形态大幅度改善,但营养过剩,这也为体质健康埋下了安全隐患。家长一味重视文化学习,且孩子的闲暇活动以电子产品为主,缺乏体育活动,这就给健康带来许多危害。面对未来的压力,没有健康怎么行?目前,对于独生子女小学生体育活动行为的研究不多。基于此,本文将以梁溪区独生子女小学生体育活动行为作为研究对象,在梁溪区随机选取五所小学,以水平三的学生为调查对象。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对梁溪区独生子女小学生的体育活动行为进行了调查,并从父母角度深入研究,发现:(1)梁溪区独生子女小学生对体育活动知识的关注度不高,但获取体育活动知识的途径多元化,对体育活动知识内容的了解以体育运动类为主,对体育活动知识的认知度很高,但对体育活动知识的运用一般。(2)梁溪区独生子女小学生体育活动目的以强身健体为主,对体育活动和体育节目非常有兴趣的群体比例也只有47.4%和37.4%,状况不容乐观;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感受存在一定差异,尤其对“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的认同度最低,只有46.8%。(3)梁溪区独生子女小学生体育活动情况不尽人意。每周体育活动计划制定情况远远好于寒暑假;体育活动项目主要以游泳、球类为主,男生以大球类项目为主,女生以小球类项目为主;每周参加体育活动3-4次的人数最多,但是数量还是偏低,只有42.1%,男生情况略好于女生;每次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在31分钟以上的群体所占比例最高,但也不足半数;每次体育活动强度是中等的群体最高,为54.%,体育活动的强度情况良好;体育活动形式主要是和家庭成员。(4)梁溪区独生子女小学生体育活动认知和态度、认知和行为、态度和行为均呈现较高的相关度,但是部分男生存在体育态度欠缺,但体育活动行为突出的现象。(5)父母学历越高,其孩子所关注的体育知识类别越均衡,差异越小;父母学历越高,孩子对体育活动知识的运用(跑步前热身)程度越高;其孩子对体育活动知识运用(锻炼后放松)程度越高;但是高学历父母由于对文化学习非常重视,反而造成了其孩子对体育活动知识的关注程度相对较低。(6)父母为工人的,其孩子对体育活动和体育节目兴趣、体育活动参与程度以及体育参与目的都是最低的;父母为企业管理人员和工人的,分别有2.7%和2.3%孩子不同意“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情绪”,父母为工人的,有4.5%的孩子不同意“体育锻炼有助于愉悦身心”,2.3%的孩子不同意“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6.8%的孩子不认同“体育锻炼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