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中心住院儿童流行性感冒临床特征的分析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ssddnn_ccssddn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我院收住的轻症、重症及危重症流行性感冒患儿的临床相关资料、实验室数据及影像学检查等进行分析对比,探讨流感儿童的临床特征及其发展为重症、危重症的相关因素,希望为本地区流感儿童的早期诊断,尤其是重症、危重症病例的早期识别提供客观依据,从而尽早给予治疗及干预,降低死亡率,预防后遗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03月至2019年06月流感住院儿童,共74例。根据《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修订版)》诊断标准进行分组(轻症组、重症组、危重症组),回顾性收集、归纳其临床相关资料、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生化全套、血气分析)、影像学检查、混合感染、并发症等情况,比较不同分组流感患儿的临床相关资料、实验室数据、影像学特征、混合感染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差异。采用SPSS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我院流感住院儿童74例,包括轻症组32例,重症组29例,危重症组13例;月龄范围4个月~132个月,平均月龄为36.1个月。相对于轻症组、重症组,危重症组年龄较大:轻症组5岁以上占3.13%,重症组5岁以上占20.69%,危重症组5岁以上占46.15%。7例流感住院儿童并存有基础疾病:轻症组0例(0.00%),重症组4例(13.79%),危重症组3例(23.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重度营养不良(4/7)、染色体及基因疾病(3/7)、先天性心脏病(2/7)、癫痫(2/7)多见。(2)临床表现:74例流感住院儿童均出现发热(100.00%),其他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咳嗽62例(83.78%)、呼吸困难/低氧血症40例(50.05%)。喘息在轻症组发生率0.00%,明显低于重症组的55.17%、危重症组的53.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434,P<0.05)。(3)实验室结果:a.三组白细胞总数存在显著差异(F=10.665,P<0.05),轻症组最低,危重症组最高;三组淋巴细胞比例减低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525,P<0.05),轻症组最低。b.重症组、危重症组CRP和PCT均显著高于轻症组(P<0.05)。c.三组血钾、血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危重症组均最低,轻症组均最高;三组血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574,P<0.05),危重症组最低,而轻症组、重症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三组ALB存在显著差异(F=21.669,P<0.05),危重症组最低,轻症组最高;三组LDH存在显著差异(H=18.303,P<0.05),轻症组最低,而重症组、危重症组比较无显著差异(U=151.000,P>0.05)。e.危重症组氧合指数(PaO2/FiO2)、PH显著低于重症组(P<0.05),其乳酸显著高于重症组(P<0.05)。(4)最常见并发症为肺炎42例(56.76%);在肺部影像学方面,危重症组胸腔积液发生率高于重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23,P<0.05)。(5)混合感染以流感嗜血杆菌(11例)、肺炎支原体(10例)、肺炎链球菌(9例)为主;其中,重症组以流感嗜血杆菌(10例)为主,次之为肺炎支原体(8例)和肺炎链球菌(5例);危重症组则以肺炎链球菌(4例)为主。结论:(1)不能忽略5岁以上流感儿童也有风险进展为危重症;同时警惕喘息患儿和并存重度营养不良、染色体及基因疾病等基础疾病患儿发展为重症、危重症。(2)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比例、CRP、PCT等指标有助于识别重症、危重症病例;而监测血钙、乳酸、氧合指数有助于危重程度的评估。(3)若治疗中病情反复或加重,注意混合感染可能,应积极查找病原体及经验性使用抗生素。
其他文献
目的: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是一种常见的神经肌肉传递疾病,是受自身抗体介导的免疫性疾病。MG和胸腺的关系由来已久,胸腺在疾病发展中的相关性早已为人所知,在过去的十数年里,对它的理解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胸腺切除术在MG治疗中起着主导作用。作为病例回顾性研究,本研究通过收集分析我院胸外科单一医疗组行胸腺扩大切除术后MG患者的相关材料,对术后疗效进行客观评价并做分析,认真探
目的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a SAH)是神经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具有病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而合并脑室出血(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IVH)又加重了a SAH患者的病程和预后。本研究通过探讨脑室出血改良的Graeb量表(modified Graeb scale,m GS)评分对a SAH伴IVH
目的:探讨吡仑帕奈在2~12岁儿童药物难治性癫痫添加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7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儿科进行吡仑帕奈添加治疗的符合入组条件的20例药物难治性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在常规使用抗癫痫药物的基础上,添加吡仑帕奈口服治疗,并于用药3个月、6个月进行随访,评估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癫痫发作分类及癫痫综合征诊断参照2017年国际抗癫痫联盟癫痫分类及诊断标
无义介导的mRNA降解(nonsense-mediated mRNA decay,NMD)是存在于真核生物中的一种高度保守的质量调控机制。它可通过清除含有提前终止密码子(PTC)的异常mRNA来阻止具有潜在毒害作用的截短蛋白累积。脊肌萎缩症(SMA)是一种退行性神经肌肉系统疾病,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该病由致病基因存活运动神经元1(SMN1)基因的缺失或突变引起。目前,NMD在SMA中的作用和机制还
目的以缺血性脑卒中的病人为研究对象,探究FVH与3D-ASL的相关性;探究FVH/DWI不匹配产生率、FVH阳性率与侧支循环指标(ATA)的相关性;探究FLAIR像上血管高信号征(FVH-ASPECT评分)和ATA部位(ATA-ASPECT评分)的相关性;评价缺血性脑卒中病人中FVH可否成为灌注异常及侧支循环指标ATA的标准。材料与方法于2018年9月到2020年7月在本院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并行(
背景: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3型(Spinocerebellar ataxia type 3,SCA3),也称为马查多-约瑟夫病(Machado-Joseph disease,MJD),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之一,ATXN3是其致病基因。研究显示DNA损伤与衰老密切相关,且SCA3存在显著的DNA损伤。因此,我们推测SCA3患者存在显著的衰老。但目前为止,SCA3患者的衰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血浆CA125水平与绝经后女性房颤患者的脑卒中事件相关性,评估CA125作为生物指标对房颤患者脑卒中事件危险分层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7月1日在福建省立医院住院期间进行CA125检测的绝经后女性房颤患者,从中随机抽取房颤合并急性脑卒中患者58人以及房颤对照患者60人,分别设置为AF-CS组和AF对照组。组间比较血浆CA125水平以及N端-B型利钠肽
目的通过分析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pontaneous intracranial hypotension,SIH)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增进对SIH的认识,提高诊断准确率,为制定更有效的SIH诊治方案提供帮助及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20年10月就诊于福建省立医院的52例SIH患者的临床资料,重点分析临床表现、常规临床影像学表现、放射性核素脑池显像(Radionuclide ciste
目的:总结婴儿期起病遗传性癫痫性脑病临床表型特点并分析其致病基因,以增加对该群体的认识。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9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就诊并采用核心家系模式的全外显子或癫痫基因检测包二代测序方法明确致病基因的婴儿期起病癫痫性脑病(Infantile-onset Epileptic Encephalopathy,IEE)患儿临床资料,包括性别、起病年龄、起病诱因、癫痫发作类型、围
目的归纳、总结早发型重症肌无力(early-onset myasthenia gravis,EOMG)及晚发型重症肌无力(late-onset myasthenia gravis,LOMG)患者的临床特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单用激素治疗与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6月至2021年2月于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确诊的153例重症肌无力(myasthenia gravis,MG)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