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子弟书是清代中叶兴起的一种以八旗子弟为创作主体的北方曲艺形式,前后兴盛一百五十余年,至民国时期归于“曲终人散”,而成一代“绝唱”。子弟书取材古今,以广阔的视角观照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多方面,一定程度上真实反映了清中叶及其后的历史面貌;子弟书语言雅俗共赏,以极富特色的语言创造出了可与传统文学比肩的艺术作品。子弟书的价值,逐渐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识和关注。本文以《子弟书珍本百种》所辑录的百篇子弟书为研究对象,以同义词、熟语、东北方言词语三大词汇系统为着力点,以有关辞书、语言研究成果为参考,通过描写,介绍和概括《子弟书珍本百种》的语言特色和语言现象;通过分析,揭示《子弟书珍本百种》的语言问题及实质;探究汉语词汇在清中叶及其后的历史时期内的阶段性特征,探究普通话词汇的来源和发展规律。全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结构如下:第一章:绪论,是对子弟书的含义和研究价值的介绍,同时分析了子弟书由盛转衰的原因,归纳了《子弟书珍本百种》的语言特色,总结了子弟书的研究现状。第二章:是对《子弟书珍本百种》的841组同义词的研究。描写构成同义关系的词语表现在音节、语素结构方式和语素异同三方面的特点,并透过语言材料,总结汉语词汇双音节化的阶段性状况和特征;总结语素结构方式和语素异同对同义关系的影响,探究其中所反映出的同义词聚合规律。第三章:是对《子弟书珍本百种》三种主要熟语类型的研究,结合熟语例,总结子弟书中熟语的基本结构,主要描写了熟语变形的方式、规律,同时探究了通过这些变形所表现出来的熟语结构的稳定性、灵活性和语义的凝固性、整体性等特征。第四章:是对《子弟书珍本百种》东北方言词语的研究,通过语音、词性、语素构成三个方面,概括描写东北方言词语的特征;统计了《子弟书珍本百种》中108个东北方言词语在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中的收录情况,重点考察了74个进入第六版《现代汉语词典》的东北方言词语,分析了东北方言词语对普通话词语的两种影响方式,探究了普通话淘汰或吸纳东北方言词语的内外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