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类音乐文化发展史上,合唱是最古老的集体活动表现形式之一,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合唱在中国也发展了近100年左右的时间。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合唱事业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雄厚的文化基础,为中国合唱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童声合唱教育作为合唱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义务教育阶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进行童声合唱教育,有助于陶冶孩子的性情,提高孩子的内在修养,丰富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不仅培养孩子们的理性认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们感性思维的发展。让孩子们在童声合唱团中,感受集体的氛围,受到集体良好教育的熏陶。使孩子在集体中学会学习,学会与人交往,学会互帮互助、共同协作、团结友爱等,培养孩子多方面的优秀的道德品质,在义务教育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从我国合唱教育事业的发展和童声合唱事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前景分析等方面进行研究,运用开放式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进行童声合唱教育。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上仍需优秀音乐教师们的不断探索和共同努力,才能将我国的童声合唱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壮大,推向更高的水平。本文共分为三章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进行的是合唱教育的概述,共分为三节,第一节论述合唱的起源,第二节论述合唱在中国的发展,第三节论述合唱教育的意义。第二章进行的是童声合唱教育的概述,共分为三节,第一节主要介绍童声合唱教育的发展以及特点等,第二节主要论述我国童声合唱教育发展的现状,面临的主要问题。第三节主要论述现代童声合唱教育的要求。第三章是童声合唱教育中开放式教育理念与方法探索,这是本篇论文的核心章节也是主要创新之处。如今对于童声合唱教育的研究,大多偏向于训练方法上,如:如何训练童声合唱的声音,如何训练音准,如何训练声部之间的协调性等等,对于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少之又少。笔者认为,搞好童声合唱教育,要有一个正确的出发点。笔者把这个出发点落脚到教育理念上,也就是说,要有正确以及科学的教育理念,从认识上提高对童声合唱教育的理解,并运用适合学生且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对于发展我国的童声合唱教育事业,希望能够贡献出微薄的力量。在教学方法上,本文对于著名的奥尔夫教学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将其运用到童声合唱教学中。研究发现,运用奥尔夫教学法进行童声合唱教学,极大的调动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但在运用过程中也需要结合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调整,以将国外的优秀教学法运用到中国的童声合唱教育中来。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如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通过合唱教育对提高孩子的各种综合素质具有非常有意义的教育作用。我们更应该加强对于合唱教育的重视程度,通过进行合唱教育,使孩子们获得身心健康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