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作为不同语言之间人们交流思想和文化不可缺的手段,在传播文化信息、促进不同民族间的相互了解与民族融合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已日益凸显。而在交流与翻译活动过程中由于各民族语言文化异质性的客观存在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信息交流的障碍,其中作为语言文化异质性极致体现形式的文化空缺现象更是使交流者进入了两难的境地。为积极应对空缺现象带来的问题,促使交流与翻译的顺利进行,则必须在交流与翻译过程中逐步探寻处理文化空缺的有效途径和办法。这一点在当前所处的全球化背景下显得更加紧迫和重要。本文探讨了语言与文化以及文化、文化空缺与翻译的密切关系,分析了空缺产生的原因,描述了空缺的类型及在汉语和英语中的具体表现形式,总结了文化空缺给翻译带来的主要问题,并试图从归化和异化两个角度来探讨翻译中的文化空缺因素问题,寻求恰当的处理办法。 文章共分为五部分: 前言中通过对翻译问题进行处理的语言学转向到文化转向的转变,提出以文化视角看待和处理翻译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指出文化空缺会不可避免地给跨文化交流和翻译带来难以解决的问题。 第一章集中探讨了语言与文化,文化与翻译以及翻译与文化空缺之间的密切关系。 第二章简要介绍了近几十年来中外学者们对文化空缺问题的研究,分析了文化空缺产生的原因并结合实例描述了文化空缺因素在汉语和英语中的具体存在形式,总结了文化空缺现象给翻译带来的主要问题。 第三章基于语言、文化、文化空缺与翻译之间的密切关系,建议从文化视角运用归化和异化两种策略来处理翻译中的文化空缺因素,同时指出归化和异化作为文化翻译的两种策略是相辅相成、取长补短的两种手段,并且结合实例总结说明了处理文化空缺的常用翻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