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群体突围到个体救赎——时空转换与孙犁小说叙事的嬗变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sha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研究对象是孙犁小说。包括孙犁的抗日小说、土改小说和《芸斋小说》。由于孙犁小说分别对应抗日战争、土地革命、文化大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故采用“时空转换”视角。孙犁是一个讲究文学形式,坚持政治性与艺术性完美结合的人,因而本论文以孙犁小说主题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孙犁小说的叙事方法为切入点,旨在找到孙犁小说在以重大政治事件为题材叙事时发生的主题渐变与叙事嬗变之间的规律。  本论文由序论和四大章构成。序论部分详细阐明孙犁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意义、孙犁小说研究历史、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及论文要达到的目标和研究方法等。由于抗战题材小说创作时间长,政治形势复杂,本论文用两章内容分别予以关照;土改题材小说和文革结束后的《芸斋小说》各占一章。  第一章抗战小说:战争空间下的群体突围,由四节内容构成:第一节从围困中突围:孙犁抗战小说的叙述主题;第二节孙犁抗战小说中被围困的空间意象;第三节人群的集聚与突围:孙犁抗战小说中的“拟家结构”;第四节孙犁抗战小说中女性的“三重”突围。  第二章《风云初记》:记忆空间里的战争叙事,由三节内容构成,分别是:第一节《风云初记》的情感记忆;第二节《风云初记》里的现实政治;第三节《风云初记》:人物形象的陌生化。  第三章日常空间下的叙事转换,由四节内容构成:第一节孙犁土改小说中的“物象”;第二节孙犁土改小说中的“聚-散结构”;第三节《铁木前传》:“拟家结构”的解体;第四节女性的艰难回归:从双眉到小满儿。  第四章《芸斋小说》:政治运动空间下的个体危机与救赎,由四节内容构成:第一节政治运动中的异质空间与个体危机;第二节《芸斋小说》的死亡叙事;第三节《芸斋小说》的“碎片化”结构;第四节《芸斋小说》的道德批判与个体救赎。  孙犁小说的重要贡献在于其叙事手段随主题渐变而嬗变,在不同政治环境中,不断寻找更合适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段,将时代风云变幻的痕迹艺术地保存下来。抗战时期,孙犁小说主题是“群体突围”,叙事模式是“拟家结构”;土改时期孙犁小说讲述“群体”分化为“阶级”的过程,小说叙事模式改为“聚散结构,在《铁木前传》中,“拟家结构”被拆解,人群散去;到《芸斋小说》时,由于文化大革命对传统文化的彻底粉碎,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一切都破碎了:家庭、学校;机关……孙犁小说的叙事模式因而变成了“碎片化结构”。也因其碎片化,在进行篇章结构时只好用“榫接”方式渗透自己的破碎感及渴望新旧文化“握手言和”的意图。  抗日时期的“拟家结构”奠定了孙犁小说的基本叙事格调,之后的小说均以“拟家结构”为基础进行调整和变化。土改时期,孙犁小说有意识延续抗战时期的“拟家结构”,但因社会风尚巨变带来小说主题变化,“拟家结构”的叙事模式也逐步解体。晚年的《芸斋小说》,词语层面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叙事结构仍与抗战时期的“拟家结构”遥相呼应,呈现出家园破“碎”的结构特征。“拟家结构”既是抗战时期的时代现实,也是孙犁的社会理想和精神寄托。但孙犁当时并没意识到“拟家结构”的另外一面——对政治动荡不安的映射。“拟家结构”是旧的封建家族灭亡的征兆,是新文化胜利的标志。是新伦理、新秩序的尝试。然而,封建大家族以血缘关系为根基,“拟家结构”则是政治化的权宜之计,如何取代封建家族制?在封建家族灭亡之后,建设一种什么样的伦理秩序?成为中国新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成为中国革命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抗战结束后,中国社会一直动荡不安,似乎每一种新秩序都缺少合理性,需要推倒重建,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  《芸斋小说》具有明显向传统回归倾向。无论总体布局,还是话语层面,亦或小说中的伦理渗透层面,均表现出向中国传统文化回归渴望。这是孙犁对自己一生经历和思想总结,也是孙犁对中国革命走过道路深刻反思之结果。《芸斋小说》的故事时间跨越近一个世纪。作者用“剪辑”手段,将各个历史时期的叙事碎片植入文本,将近一个世纪的故事“拼贴”在一起,漫长的故事时间被“浓缩”并建构成一个狭小文本空间,给读者造成一种大起大落的陡峭感。不断重复的叙事机制,强化着文本与时空之间的对应关系。每一次阅读,读者都像乘坐着一架“时光机”,在抗日战争-土地革命-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之间,一站一站来回穿梭。那种被撕裂的感觉痛入骨髓;那种时过境迁,恍如隔世般的思绪,让人产生虚无感。个体灵魂似乎在飘荡、坠落,但同时又在寻找,在悲苦求告。当一条丧“家”之路:家-拟家-破家-无家徐徐展开时,回归之路也就打开了。其中的逻辑机制是什么呢——那些曾经慷慨以赴的个体,由小家而群体,由群体而团体,由团体而个体,由个体而物体化,最终变成牛鬼蛇神。牛鬼蛇神们渴望“回家”——回到那个自己“遗弃”的、传统的“家”。但这个家,已不再是旧的,而是经过了彻底清洗的家——妇女解放了,妇女社会地位得到大幅度提高,男女平等了,再也没有人可以要求女人裹小脚,谄媚什么了。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回归传统家庭,不是倒退而是新旧文化之间的一次成功嫁接。老一辈新文化运动者们在经历了种种精神磨难之后,终于意识到民族文化乃是每一个体的精神家园。这一精神家园或许需要重新打理、清洁,但不能彻底摧毁。这是一代人乃至几代人用生命换来的带血的认识。  孙犁小说既是文学也是哲学,是自抗战以来中华民族精神的发展史。其艺术价值、伦理价值、思想价值难以估量。
其他文献
【典型案例】  老张今年63岁,患前列腺增生症多年,一直没有进行过规范化治疗。每天要解很多次小便,特别是夜间起床解小便的次數增多,而且解小便时需要等待,排小便无力,尿线射程短,解完小便后常有滴沥现象。  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尿血。心想:“不会是前列腺增生恶变了吧?”老张带着恐慌的心情来到医院,医生详细询问病史后,发现老张这次出血量较多,保守治疗效果不好,当晚行急诊手术,切开膀胱后共清除血凝块约3
期刊
刘女士46岁,雍容富态,经常乐呵呵的,可最近出现了一件困扰她的事:月经忽然没了,3个月后又来了,然后又是不见踪影。她到医院做了雌激素检测,结果发现雌激素水平已经低于正常值。医生说她已经进入了更年期。刘女士很奇怪:我没有烦躁、潮热、失眠症状,怎么就更年期了呢?  激素检测:看你是否进入更年期  更年期的常见症状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出现,而且症状的程度也有很大差异,这跟每个人的体质、性格、职业都有关,胖人
期刊
大寒,一年中的最后一个节气,但却是一年“运”、“气”循环变化的开始。大寒艾灸以补肾益肝为先,避免在春季生发时节,由于阳气不足易发老病。  肾经为主,肝经为辅  大寒时节是人体阴气盛行、阳气刚刚开始回升之时,可以用灸法以肾经为主,肝经为辅进行灸疗。大寒节气推荐穴位: 血海、三阴交、神阙、关元、肾俞。  ◆神阙穴 当婴儿还在妈妈肚子里时,就是靠脐带连接母体供给营养,所以没有神阙穴,生命将不复存在,利用
期刊
曹文轩是“中国80年代以来最为引人注目的儿童小说家”,他以他个性鲜明的作品,尤其是长篇三部曲《草房子》、《红瓦》和《根鸟》,引起了国内外文坛的广泛关注,他的作品以及通过他
新的一年来临,如果您还没有一个完善的保健计划,那么不妨从“心”开始。心脏是人体的“发动机”,它像一个水泵,是血液循环的中心,负责输送血液到全身各个地方。  维持心脏动力 保持心中阳气  护心的根本原则在于维护心脏的阳气,也就是它的动力。中医认为,可补肺养心。有氧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预防骨质疏松,调节心理和精神状态。  方法:  ◆快步走 每天步行约3公里,时间在30分钟以上,每周运动5次左右,可
期刊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以下简称《怪现状》)一书是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主要描写了晚清二十年间官场和商场种种荒诞奇异现象,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的内容十分丰富。
预防“老寒腿”复发,有什么简单的方法吗?我曾经给父亲治过这个病,效果很好,下面介绍给大家,希望能对读者朋友们有所帮助。  家父患有“老寒腿”,天一冷,腿就有酸、麻、胀、隐隐作痛感。为此,我费了不少心思,前年给父亲买了护膝;去年买了保暖裤,但都无济于事。  后来,我琢磨了好长时间,觉得用中药汁进行“腿浴”,效果能不错。于是在上个月,我给他买了个足浴桶(即晚上泡脚时能淹没到小腿肚)。  我对症给他开了
期刊
严冬天气寒冷,不单胃口长了,火气也大了。吃点油腻或辛辣食物,痘痘、口腔溃疡、便秘、肌肉酸痛一个接一个地来。不少有经验的人会说:这是上火了。中医专家却指出:这是“肾火没有归元,上浮便成虚火之证”,归根结底是进补不当造成的。  进补不当虚火易上浮  大家认为冬天阳气不足,所以急着进补,温燥的食物就吃得比较多。但有人进补之后,营养精气没有收藏于肾元,反倒到处乱跑,上浮到其他器官即会产生虚火。为什么进补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