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六大恶性肿瘤之一,而我国是食管癌的高发区及高死亡区。食管鳞癌又是食管癌最常见的病理类型。虽然食管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但大量的研究表明,基因的突变在食管癌的发生中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食管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出现失活和异常表达。p53基因是发现的最重要的抑癌基因,其表达的p53蛋白参与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过程,可将细胞阻滞于细胞周期的G1/G2期,调节及诱导细胞凋亡。大量研究已经发现p53在食管癌中有高突变率约在50%至80%之间,而有研究提示,p53基因突变及蛋白产物的高表达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中是早期事件。人Pirh2蛋白(P53induced RING-H2protein,受p53诱导的包含RING-H2结构域的蛋白)是于2003年发现的一个具有E3泛素连接酶活性的新蛋白,它能泛素化降解p53蛋白、抑制p53蛋白磷酸化使p53蛋白处于无活性的状态,降低p53抑癌功能,导致肿瘤发生和进一步恶化。目前已有关于Pirh2在肺癌、乳腺癌、宫颈癌、前列腺癌、肝癌、胃癌、头颈部癌中高表达的报道,但尚未见Pirh2与食管癌的关系研究报道,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Pirh2在食管癌组织中是否高表达及Pirh2与p53与在食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取材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理科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期间44例食管鳞癌患者手术切除标本,包括癌组织、癌旁不典型增生组织、食管端正常组织(均已经病理证实)。以上所有标本均制作成石蜡切片,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具体步骤参照SP试剂盒说明进行。并用PBS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所得数据均经统计软件进行行平均得分差检验、非零相关的χ2检验及Pearson相关分析等方法进行统计学分析。以α=0.05为检验水准。结果1、p53蛋白的表达及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p53蛋白的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细胞核,呈棕黄色颗粒。在食管癌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中p53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43.18%、38.64%、0%,三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两两比较中,癌组织与正常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与正常组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但癌组织与不典型增生组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15);p53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P<0.05);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2.Pirh2的表达及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Pirh2的阳性表达主要位于细胞质,呈棕黄色颗粒。在食管鳞癌组织、不典型增生组织及正常食管组织中Pirh2的阳性表达率依次为88.64%、68.18%、25%,三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1),两两比较中,任何两组间的差异均有有统计学意义(P<0.016)。Pirh2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3、食管癌组织中Pirh2与p53蛋白表达的关系相关性分析知在食管鳞癌组织中,Pirh2与p53蛋白的表达未见明显相关性,χ2=0.6530,P=0.42;结论1.Pirh2及p53在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到明显作用,因此可将Pirh2及p53作为早期诊断食管鳞癌及防治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的新的切入点。2.Pirh2与突变型p53无明显相关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