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蛋白提取物的功能性质、乳液性质及其递送体系的研究

来源 :合肥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aini0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芝麻是一种常见的油料作物。榨油后的芝麻粕蛋白质含量高,氨基酸组成全面,是提取蛋白质的优良植物资源。本文以脱脂芝麻粕为研究对象,首先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芝麻分离蛋白,Osborne法分级分离芝麻分离蛋白中的白蛋白,球蛋白,醇溶蛋白和谷蛋白组分,对其理化性质和加工性能进行比较研究;然后制备了芝麻白蛋白稳定的O/W乳液,并探究了pH、油相体积分数、白蛋白浓度和离子强度对乳液粒径,流变特性和微观结构的影响。并探究了白蛋白浓度对包埋β-胡萝卜素的乳液递送体系的影响。(1)Osborne法分级分离四个芝麻蛋白组分,并对其理化和加工性能进行表征。芝麻各组分蛋白的溶解度随pH的变化呈U型曲线,其中白蛋白较其他蛋白组分在各pH下都表现出了较好的溶解性质,球蛋白、醇溶蛋白、谷蛋白和芝麻分离蛋白溶解度较差。SDS-PAGE图谱表明,芝麻蛋白的分子量主要在10k Da-100 k Da之间。根据芝麻分离蛋白和四个蛋白组分的功能性质比较研究可知,白蛋白的保水性(3.7 g/g)、起泡性(273.2%)和乳化稳定指数(19.1 min)最好,球蛋白的保油性(3.7 g/g)和起泡稳定性(82.2%)最好,醇溶蛋白的乳化活性指数(23.7 m~2/g)最好。在pH为3.0、5.0、7.0和9.0时白蛋白颗粒的接触角θw分别为70.5°、73.7°、34.2°、56.4°,表明白蛋白在酸性条件下表现出良好的湿润性,利于形成稳定的乳液。通过调节pH值和离子强度表征白蛋白颗粒的聚集程度和表面电荷,白蛋白在pH 3时形成的颗粒粒径最小,粒径分布指数值最低,分散均一,在靠近等电点时蛋白容易发生聚集。在离子强度低于100m M时,颗粒分散相对均匀,分散性较好,具有形成乳液粒子的潜力。(2)芝麻白蛋白稳定的O/W乳液体系的构建及表征。pH、油相体积分数、蛋白浓度和离子强度是影响白蛋白稳定乳液性质的主要因素,并通过乳液液滴粒径及分布、乳液类型、乳析值、微观结构和流变学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白蛋白在pH 3时形成的乳液储藏稳定性最好且是O/W型乳液;在pH 3条件下制备乳液,乳液液滴的粒径大小与油相体积分数和离子强度呈正比,与蛋白浓度呈反比。在储藏稳定性实验中,乳液的体积平均直径d(4,3)和乳析值(CI)与蛋白浓度呈反比,与油相体积分数和离子强度呈正比。乳液的微观结构表明,随着蛋白浓度的增加,白蛋白稳定的O/W乳液液滴的尺寸减小且分布均一,但油相体积分数和离子强度对乳液液滴尺寸的影响表现出相反的结果;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的结果表明,白蛋白在pH 3时表现出良好的表面活性且分布在油水界面上,进一步说明了白蛋白形成O/W型乳液的稳定机制。白蛋白稳定的O/W乳液表现出非牛顿假塑性流体行为,且具有以弹性为主的弱凝胶学特性。(3)白蛋白浓度对包埋β-胡萝卜素的乳液递送体系的影响。蛋白浓度对包埋β-胡萝卜素乳液储藏稳定性的结果表明,蛋白浓度与乳液中β-胡萝卜素的保留率呈正比,说明白蛋白稳定的O/W乳液是一种稳定β-胡萝卜素的有效方法。蛋白浓度对包埋β-胡萝卜素乳液的体外模拟消化过程中脂肪酸释放率和生物可及率的结果表明,在乳液中增加蛋白浓度对游离脂肪酸的释放率和生物可及率有显著的作用,说明白蛋白稳定的O/W乳液具有作为β-胡萝卜素肠道靶向和缓释效果的递送体系。
其他文献
扩展青霉菌(Penicillium expansum)是影响水果产业的重要致病菌,其产生的棒曲霉素是造成食品和果蔬制品污染的重要来源,给采后果实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发掘扩展青霉菌侵染采后果实的毒力因子,对扩展青霉菌的防治及减少其带来的经济损失具有重大意义。热休克转录因子(Heat shock transcription factor,Hsf)是介导真核生物的应激反应的重要调控因子,在许多病原菌中发
硝酸盐污染是造成水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之一。传统硝化-反硝化脱氮工艺需要额外补充碳源,因此易存在二次污染的问题。近年来,以无机物作为电子供体的新型自养反硝化工艺受到了广泛关注。其中,铁自养反硝化工艺因安全性高、成本低廉等优势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其反硝化过程机理仍不明晰。因此,本研究构建了铁自养反硝化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营养条件下的基质降解趋势,结合动力学模型对其自养反硝化的脱氮性能
冶金工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核能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在金属冶炼和核反应堆运行的过程中,如果高温熔融物与冷却剂非正常接触(fuel-coolant interaction,简称“FCI”)就有可能导致强烈的爆炸。近年来冶金行业发生了大量的安全事故,其中蒸汽爆炸事故就是其中之一。在核能领域,也有类似的事故发生。由于发生蒸汽爆炸的时间极短,其中涉及的物理现象又十分的复杂,因此其爆炸机理
随着我国经济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因不合理开采造成的地下水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对水源地地下水资源的科学评价和可持续开发利用方案的确定乃当务之急。本文以宿州市城西水源地为例,在综合分析水源地及其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基础上,概化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利用地下水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研究区地下水水流数值模型开展了研究区地下水资源状况评价工作。经过矫正验算,确定了研究区的的地下水最大可开采量。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研
随着社会工业发展,工业污染日益严重,特别是在重金属的处理方面还存在很多缺陷。工业废水的随意排放,化学农药的肆意使用,均可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在自然环境中,重金属污染日益严重,特别是铜离子,它所造成的危害大大影响着生态平衡,而日常生活中的铜超标更是会带来很多安全隐患。因此实现对铜离子的定量检测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可以大大降低人体摄入过量铜离子的概率。本文基于核酸功能探针建立了两种方法对铜离子检测展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对于健康食品的需求越来越高。花青素不仅可以作为天然色素,同时其具有的抗肿瘤、抗衰老、抗炎症等重要功效。本文以黑米中提取的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3G)与月桂酸经过酶法酰化生成的酰化产物(L-C3G)为研究对象,研究了酰化产物的益生元和免疫活性。(1)模拟人体胃肠道环境,研究了C3G和L-C3G的抗消化性。体外模拟消化模型分为两个阶段:模拟四小时胃液消化和四小时肠道消化
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其中工业废水是引起水体污染最重要的原因。而工业废水中含有的大量重金属离子如镉、铜、镍,这些重金属离子具有难降解、易富集、毒性大等特点,严重威胁到了动植物和人类的健康。因此,如何有效治理水体重金属污染是保护生态环境和保障人类健康的一项严峻而紧迫的工作。本课题采用香蕉皮为原料,用戊二醛交联法和冷冻干燥法两种方法,制备了氨基化
二氧化钛(TiO2)拥有优异的光电性能和稳定性,在光催化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然而,TiO2的带隙较宽(3.2 e V),只能吸收紫外光,并且在单一半导体材料中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率较高,导致TiO2光催化剂存在着对太阳光的利用效率低和光催化效率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基于ZnO纳米材料和Au纳米颗粒,通过构筑异质结构并利用贵金属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LSPR)来提高TiO2材料的光
过去的几十年来,随着化石燃料的过度燃烧,大气中的温室气体CO2急剧增加,导致严重环境问题。碳捕获和利用(CCU)技术被认为是减少大气CO2积累的有效策略。但是CO2分子动力学和热力学稳定性使得难以捕获和转化CO2。值得注意的是,具有大的比表面积,高孔隙率和可调功能的金属有机框架(MOFs),可以通过设计和合成来选择性地吸附CO2和将其转化为有价值的化学物质,如甲酸,碳酸二甲酯和环碳酸酯。其中,环碳
基于天然多糖的新型絮凝剂在水处理、食品、制药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右旋糖酐是一种微生物多糖,有良好的水溶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本研究在酶法制备高分子量右旋糖酐的基础上,通过交联、酯化等改性手段在右旋糖酐分子链上引入絮凝活性基团,以开发安全环保的右旋糖酐基高分子絮凝剂。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首先通过交联法采用ε-聚赖氨酸(PL)对右旋糖酐进行改性,制备了一种阳离子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