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上颌骨缺损赝复体修复的几种固位形式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方法:病例的纳入研究对象为2009年11月至2011年6月于我院修复科就诊的上颌骨缺损患者共4例,男性2例,女性2例;年龄在59—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5岁,按照赵铱民提出的上颌骨缺损分类法为分类标准,依据其缺损情况分为: I类缺损1例,为上颌骨硬腭部缺损。V类缺损2例,为一侧上颌骨缺损。VII5类缺损1例,为无牙颌的一侧上颌骨缺损。实验方法为:分别为每一名患者制作中空式赝复体,其中I类缺损用支架联合硅橡胶软衬材料修复; V类缺损中分别用连冠加强后卡环固位、连冠加强后太极扣式附着体联合卡环固位两种固位方式修复。VII5类缺损用磁性根帽式附着体修复。制作完成后戴入,整个过程中都由同一名医生取模、设计、调改并记录。疗效评价标准:参照赵铱民等[1]学者提出的评价要求来进行评价:①优:赝复体完好无损,修复体固位、稳定良好,可恢复患者语音及容貌,部分恢复咀嚼功能,无饮水呛咳,无基牙松动。②良:赝复体完好无损,修复体固位、稳定可,部分恢复患者的语音,咀嚼功能和容貌,无饮水呛咳,但有基牙松动。③差:有下述任一条者:赝复体破损折裂或卡环断裂;修复体固位稳定差;不能有效恢复患者的语音、咀嚼功能和面容;因修复体引起基牙的明显松动。结果:4例上颌骨缺损中空式赝复体修复临床效果优。其中上颌骨硬腭部缺损的患者,修复前后面容无变化,其余3名患者在面部外观上都有较大改善,各个赝复体完好无损,修复体固位、稳定良好,可恢复患者语音及容貌,部分恢复咀嚼功能,无饮水呛咳,无基牙松动,每名患者精神状态上有较大改善,自信心增加。结论:合理的固位形式设计是赝复体修复成功的关键性步骤之一。对于上颌骨缺损患者赝复体修复相对制作快速、方便、经济,能明显改善其咀嚼、发音等功能,易被患者接受。仍是目前临床中常用的修复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