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葡萄(Vitis venifera L.)属于葡萄科葡萄属。目前,宁夏地区栽培的鲜食葡萄品种有20多个,但是存在品种混杂,良莠不齐,产量较低(单产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2),品质不高,早、中、晚熟品种搭配不合理等问题,导致鲜食葡萄缺乏市场竞争力。而且,当地降雨量少,蒸发量大的干旱气候以及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导致土壤盐渍化,也限制了葡萄产业的发展。宁夏贺兰山东麓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优质葡萄产区之一,干燥少雨,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等都是葡萄生长所需的最佳气候条件。2010年12月宁夏自治区政府王正伟指示要把枸杞产业和葡萄产业做成宁夏双璧,可见葡萄产业在宁夏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了发挥宁夏地区葡萄生产的自然环境条件优势,有效地扩大葡萄的栽培面积,开发盐碱土地,提高葡萄品质,增加葡萄产量,解决该地区鲜食葡萄品种混杂,早、中、晚熟品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2009年春,选取银川市贺兰县桃林又一村为试验基地,从山东省平度市农业科学院引进克瑞森、青提(无核汤姆逊)、摩尔多瓦、红提、金手指、乍娜和巨玫瑰7个葡萄品种,其中有5个欧亚种和2个欧美杂交种,包括2个早熟、2个中早熟、2个晚熟和1个极晚熟葡萄品种。2009年春定植,2010年6-9月测量不同品种的长势。2010年8-9月进行7个引种葡萄的生理生态特征参数的测量,主要包括叶片的光合生理参数[最大净光合速率(Pnmax)、暗呼吸速率(Rd)、表观量子效率(AQY)、光补偿点(LSP)与光饱和点(LCP)、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水分利用效率(WUE)],叶绿素荧光特征(Fv/Fm),叶绿素含量,叶片水势和植株长势指标,评价7个引种葡萄的叶片光合效率。通过比较7个引种葡萄的产量和品质特征,预测其盛产期的产量和市场售价,评价并对比各品种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选取银川地区有代表性的果品公司和农户,采用问卷访谈的方式调查当地已广泛种植的葡萄品种、产量及市场售价,评价其社会经济效益;对比试验地与果品公司、农户葡萄的果实品质、产量、市场售价及种植葡萄的土壤性质,评价引种葡萄的推广价值。最后对葡萄叶片光合速率下降的限制因素、品种对比试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种葡萄栽培种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对引种葡葡的种植、推广及银川地区的葡萄产业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1)摩尔多瓦的叶片光合速率、植株长势、果实产量、品质及社会经济效益均表现良好,且田间管理简单,三年生苗木的结果率高达96%,作为晚熟品种,在银川地区最具有广泛推广的潜力。(2)红提的叶片光合速率较高、果实产量、品质及社会经济效益表现良好,且能在有机质和含盐量较高的盐碱土壤中生长,产量和品质有所提高,可考虑在银川地区的盐碱地适当推广红提。(3)巨玫瑰的蒸腾速率较小、水势较低,抗旱性及耐盐碱能力较强;果实产量、品质及社会经济效益表现良好,作为中早熟品种,在银川地区具有广泛的推广潜力。(4)金手指的Fv/Fm、叶绿素含量及长势较高,具有较强的光合潜力;叶片水势较低,抗旱性及耐盐碱能力较强。含糖量高达18.7%,品质极佳,市场售价极高,社会经济效益良好,可作为高档果品在银川地区适当推广种植。金手指奇特的果粒形状及独特的味道,具有较高观赏和品尝价值,可考虑在旅游观光区和农家采摘园适当种植。(5)克瑞森的叶片光合速率、荧光、叶绿素及水势值介于七个品种中间,但其在各个时期的长势均较高,可积累丰富的营养物质,虽然产量不高,但其极晚熟的特征可使其在节假日上市以提高市场售价,作为极晚熟品种,可在银川地区适当推广,弥补该地区缺乏极晚熟品种的现状。(6)青提叶片光合速率较高,具有较强生态适应能力;水势较低,抗旱性及耐盐碱能力较强;产量及社会经济效益中等,作为早熟品种,果实的总糖、总酸和Vc含量显著高于当地广泛种植的大青及乍娜,可考虑代替它们,在银川地区适兰,推广。(7)乍娜叶片光合速率和产量较高,但市场售价较低。可利用乍娜的二次结果习性增加产量,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稳定乍娜在银川地区广泛种植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