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西紫杉醇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高效广谱抗癌药物。但多西紫杉醇在静脉注射给药中受到诸多限制,如溶解性极低、稳定性差、体内半衰期极短、生物利用度极低、快速代谢、严重毒副作用等,使其最终到达肿瘤部位的血药浓度极低。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改善药物双亲性、提高药物稳定性、提高药物疗效及杀伤肿瘤细胞无疑是多西紫杉醇在癌症化学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论文立足于药物-磷脂复合物技术和纳米自组装技术,我们制备了多西紫杉醇-磷脂复合物及基于多西紫杉醇-磷脂复合物的自组装纳米药物输送系统,并对这些体系的自组装构筑行为、质量、药物释放行为、体内外药效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本论文主要就以下几方面内容进行探讨:第一,制备了多西紫杉醇-磷脂复合物,并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了优化。通过各种表征手段证明了多西紫杉醇与磷脂之间的有效复合,复合率高达92%,研究发现两者之间的弱相互作用主要体现在静电作用。多西紫杉醇-磷脂复合物显著改善了药物的双亲性,增加了药物的亲油性和亲水性。第二,自组装构建了基于多西紫杉醇-磷脂复合物的纳米药物输送系统。我们以多西紫杉醇-磷脂复合物为基础,使用反溶剂法,利用亲疏水作用力驱动自组装,构建了基于多西紫杉醇-大豆卵磷脂复合物和泊洛沙姆化的自组装纳米粒。此外,通过单因素考察和正交优化设计实验制备了最佳条件的泊洛沙姆化多西紫杉醇-大豆卵磷脂复合物自组装纳米粒,并对其形貌、粒径分布、分散度及理化性质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泊洛沙姆化多西紫杉醇-大豆卵磷脂复合物自组装纳米粒的结构完整、近似球形、分布较为均一、水化动力学直径约为128 nm、表面电势约为-19 m V、载药量约为18.2%。使用甘露醇和右旋糖酐作为复合冻干保护剂,制备了泊洛沙姆化多西紫杉醇-大豆卵磷脂复合物自组装纳米粒冻干制剂,结果表明该冻干产品具有良好的长期储存稳定性。第三,评价了基于多西紫杉醇-大豆卵磷脂复合物纳米药物输送系统的体内外性能。泊洛沙姆化多西紫杉醇-大豆卵磷脂复合物自组装纳米粒相比多西紫杉醇-大豆卵磷脂复合物自组装纳米粒的体外药物释放分为突释和缓释两个阶段。相比于多西紫杉醇纯药而言,这两种药物输送系统的优势是可以降低血液循环中过早药物泄漏和突释(降低药物非特异性释放)和增加肿瘤细胞内的缓慢释放(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LCSM)定性观察结果表明,宫颈癌细胞对多西紫杉醇-大豆卵磷脂复合物和泊洛沙姆化的自组装纳米粒的摄取内化量均显著强于多西紫杉醇纯药。标准MTT试验说明多西紫杉醇-大豆卵磷脂复合物自组装纳米粒和泊洛沙姆化多西紫杉醇-大豆卵磷脂复合物自组装纳米粒相比于多西紫杉醇纯药而言,对宫颈癌细胞的生长抑制率显著增强,而且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体内活体成像试验说明,泊洛沙姆化多西紫杉醇-大豆卵磷脂复合物自组装纳米粒相比多西紫杉醇-大豆卵磷脂复合物自组装纳米粒而言,更易蓄积在肿瘤组织。体内抗癌试验结果表明,泊洛沙姆化多西紫杉醇-大豆卵磷脂复合物自组装纳米粒相比多西紫杉醇-大豆卵磷脂复合物自组装纳米粒、市售注射用多西紫杉醇而言,对肿瘤生长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表明了泊洛沙姆化多西紫杉醇-大豆卵磷脂复合物自组装纳米粒可大幅度提高治疗效率,同时产生毒副作用较小。因此,泊洛沙姆化多西紫杉醇-大豆卵磷脂复合物自组装纳米粒可以成为一种简便有效、安全的纳米药物输送系统以应用于癌症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