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雪林是五四运动以后出现的著名女作家之一,无论是在小说、散文,还是戏剧、诗歌,甚至在学术研究领域,都有不菲的成就。在五四培养的新一代女作家中,她与庐隐、冰心、冯沅君等人齐名,有着突出的文学史地位。在五四新文学中,尤其是她的学者、作家、诗人、教授集一身的身份特征,更显出其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但是,一直以来,由于意识形态和学术研究外部环境的种种限制,使得苏雪林的研究一直没有得到深入的探讨。尤其在八十年代之前,基本处于停滞的状态。她生前为人所评论的“声誉之著,学养之深,成就之伟和影响之大”与其目前的学术研究成果呈现出明显的反差。文章尝试采用西方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结合其生平和思想特征,在文本的内与外之间,结合文学的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综合考察苏雪林作品中的女性情结,是本文的研究课题。这一课题的研究,希望能有助于五四女性文学研究的深入与探讨。本文总共分为四章:绪论是追溯八十年代以来苏雪林研究的主要成果,把握其学术流变及研究特色,总结成就,看出其不足之处,为本文的研究建立学理依据;第一章,梳理和总结苏雪林作为五四新文学时期重要女作家的生平经历和思想特征,探讨其生平与思想对于苏雪林创作的影响,尤其是对于作家女性意识的理解;第二章,尝试以女性主义文学理论,讨论苏雪林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分别以苏雪林作品中的四个主题,即母爱、婚恋、童心和宗教,以文本细读的方式,讲述苏雪林作品中女性意识的构成及流变;第三章,将苏雪林研究作为五四女性文学研究的个案,放置于五四女性文学史的整体架构中,总结苏雪林在女性文学史上的地位和文学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