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采集深吸气末和深呼气末双相CT扫描数据,采用宝石CT的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技术,利用后处理软件Thoracic VCAR进行肺功能定量参数测量,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评分,从而探讨减少检查过程中辐射剂量的同时,达到CT评价肺功能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健康体检患者患者60例,分为3组,每组20例患者,行宝石能谱CT胸部呼吸双相屏气扫描,将噪声指数(NI)值分别设置为A组11、B组17、C组23进行扫描,然后将ASiR权重分别设为10%~100%对图像进行重建,最后利用后处理软件Thoracic VCAR分析图像数据,得到以下四组数据:1、WTAvg、WT/D、WAR、WA;2、Vin、Vex、Vex/vin、(Vin-Vex)/Vin;3、双肺各CT值区肺像素指数(pixel index,PI):1024~-910Hu,-910~-800Hu,-800~-700Hu,>-700Hu;3、CTDIvol、DLP,ED。通过所得结果评估各组测量参数间有无统计学差异。图像质量评分由三名有经验的医师,采用盲法评估法,评阅所得每幅图像,评估标准为双肺野支气管血管束与纵隔软组织分界情况、肺野清晰程度与图像噪声,评价图像质量以4分制进行评分,≥2分认为图像质量达到诊断要求。结果:1、利用spss19.0软件,应用配对T检验分析实验数据:(1)A、B两组受检者右肺上叶尖段气道参数WTAvg、WT/D、WAR、WA间p值:Plin分别为0.071、0.820、0.194、0.109,Plex分别为0.617、0.745、0.713、0.472;B、C两组间P值:Plin分别为0.770、0.102、0.392、0.314,Plex分别为0.174、0.315、0.061、0.596;A、C两组间p值:Plin分别为0.575、0.830、0.368、0.418,Plex分别为0.772、0.302、0.276、0.965;各项数据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A、B两组受检者肺容积参数Vex、Vin、Vex/vin、(Vin-Vex)/Vin间p值:0.375、0.621、0.513、0.972;B、C两组间p值:0.039、0.988、0.377、0.013;A、C两组间p值:0.714、0.315、0.560、0.475,各项数据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3)A、B两组受检者双肺各区域像素指数P值:Plin分别为0.134、0.828、0.906、0.794,Plex分别为0.697、0.578、0.530、0.697;B、C两组间p值:Plin分别为0.881、0.766、0.508、0.622,Plex分别为0、0.645、0.973、0.107;A、C两组间p值:Plin分别为0.676、0.275、0.419、0.433,Plex分别为0.722、0.305、0.129、0.920;各组各项数据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辐射剂量:随着NI值的增大,辐射剂量逐渐减小,A、B、C三组ED分别为6.25、2.56、1.49,C组较A、B两组分别降低59.04%及76.16%。但随着NI值增大,质量评分逐渐下降,其中A、B两组质量评分情况相差无几,C组图像质量评分较A、B两组明显下降。3、ASiR权重:随着ASiR权重的增大,噪声比(SD)逐渐下降,图像的质量评分逐渐升高,高峰位于在50%~70%,当大于70%后图像质量评分逐渐下降。4、本研究认为,当NI=17(即B组)时,图像质量评分较A组无明显差异,可以在保证图像质量情况下,明显减低辐射量,且实现CT对肺功能的评价;但当NI=23(即C组)时,虽然图像质量评分下降,但所得各项参数测量结果,与前两组没有明显统计学差异,其中气道壁测量法较其它方法质量评分相对较高,且所得结果与前两组差异小,所以笔者认为当扫描条件设置为NI=23,ASIR%设置为50-70%时,应用气道壁测量法亦可以满足肺功能评价诊断要求。结论:1、利用宝石CT的自适应统计迭代重建(ASiR)技术,可以减少辐射剂量的同时,明显改善图像质量,并实现肺功能的评价。2、当NI=17时,ASiR%权重为50-70%时,既保证图像质量,又明显降低辐射量,且实现对肺功能的评价,是宝石CT测量肺功能最佳设置。3、当NI=23时,ASiR%权重为50-70%时,虽然图像质量评分较低,但亦可以实现对肺功能的评价,气道壁测量法优于其他方法,为最佳测量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