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旅游作为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重要实践形式,在20世纪90年代传入中国后,迅速掀起了一股生态旅游的热潮。生态旅游的异军突起,给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力量,但是也同样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与社会问题。如何让生态旅游开发中的各个利益相关者能够正确理解生态旅游的内涵、如何协调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以促进生态旅游目的地健康发展,成为了国内众多学者关注的焦点。
把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引入生态旅游开发实践中,有助于启发生态旅游景区管理部门重视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协调好各个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关系。对生态旅游景区实行有效的利益相关者管理,可以平衡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要求,化解他们之间的利益矛盾,以促进生态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正是基于这个理念,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来对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中的各个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他们之间的利益要求评价差异,以期为和谐开发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提供一些管理上的借鉴。
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与意义、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总结了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及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实践,通过国内外研究及应用成果相比较,发现国内在生态旅游研究领域中用利益相关者理论来实证研究生态旅游景区的案例的还比较少,论证了该理论在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中应用的必要性;第三部分着重分析了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的优势条件、开发现状,指出了目前生态旅游开发中利益相关者存在的一些问题;第四部分将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到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实践中,首先运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界定了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中的主要利益相关者,再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运用数据分析软件SPSS15.0对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各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现状和期望进行了分析,发现各个主要利益相关者在对利益要求的评价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而这种利益要求评价差异的存在导致了各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会产生利益冲突,从而影响到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有序开发;第五部分针对各个主要利益相关者之间存在的利益评价差异以及利益冲突状况,提出了协调大明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主要利益相关者的措施;第六部分对本文得出的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性的概括,同时指出了本文的研究不足之处。
目前利益相关者理论在生态旅游景区中的应用还不够广泛,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验证。本文尝试引入该理论对大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进行分析,对生态旅游过程中出现的利益冲突的协调对策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以期能为生态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提供方法上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