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力发展新经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经济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同时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为了客观反映新经济的新变化,新经济的发展评价研究也应当与时俱进,这有助于客观认识发展现状。同时在创新驱动发展的环境下,探寻新经济发展与创新驱动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加快新经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梳理了有关新经济发展的内涵及特征,结合中国近年来新经济发展的新特点,重构评价指标体系,从新要素、新载体和新模式三个维度甄选了 26个指标构建了新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平方和比重法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并采用反熵权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通过加权综合得到2007-2016年中国新经济发展总体呈逐年增长趋势,年均增速达到18.7%。在此基础上,深入探寻我国新经济发展的协调性,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发现三个维度间的耦合协调度也呈提升之势,其中2012年是一个转折年,由前期失调转为协调。随协调程度的提升,中国新经济进入新一轮提速发展阶段,但支撑新经济发展的新要素的发展仍然处于滞后状态。因此,当前强化新要素的培育及新知识和新技术的积累及推广应用,是壮大并持续释放新动能的必然选择,是实现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其次基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系统分析了有关创新驱动理论的基础上,本文甄选出影响新经济发展的主要创新驱动因素,并运用灰色相对关联分析法,分析解释中国近10年的新经济发展与创新驱动因素间的关联关系。研究发现中国新经济综合发展与机构创新的关联度最高,其次是人力因素,而与制度创新的关联度相对偏低,从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制度创新的不充分,未来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进一步分析得出新经济的三个维度发展与三大创新驱动因素之间的关联度存在差异。新要素、新载体和新模式发展与机构创新的关联度最高,与制度创新的关联度相对偏低。最后针对创新驱动不足之处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再次通过构造改进的灰色模型DGM(1,1)对2017-2022年中国新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三个维度的发展水平值进行预测。预测分析结果显示,中国新经济未来发展呈上升趋势,其中新模式的增长速度最快,新模式对新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值的提升贡献最大,但新要素发展相对缓慢,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新经济的快速发展,应引起高度重视。最后本文针对中国新经济综合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新经济发展与创新驱动因素的关系研究结论,提出加快创新驱动新经济发展,抢占新经济发展战略制高点的具体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