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赣方言语音研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s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赣方言在语音上有什么不同的特征,其中的一些语音现象应该如何认识,赣方言内部又有哪些差异,对这个大方言应该如何合理地分区分片,赣方言是如何形成的,赣方言与周边方言尤其是与客家方言、徽方言的关系怎样,这些一直是大家关注的重大问题.有许多学者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是对这一问题没有取得一致的认识.江西是赣方言的发源地,江西又是赣方言分布的主要省份,赣方言的主体在江西,对江西境内的赣方言进行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整个赣方言的面貌,有助于对以上问题的解决.该文将江西的赣方言作为研究对象,在前贤时彦研究的基础上,对这些问题作进一步的阐发补充,并且提出自己的看法.结论主要探讨两个问题.(1)从江西赣方言的语音特点看赣方言的形成.根据江西赣方言的特点和内部差异,并结合江西文明发展的历史,我们认为赣方言的历史上与吴方言、湘方言有联系,赣方言的形成与北民南迁有莫大的关系,今天江西赣方言的差异格局与明代的区划基本一致.(2)通过江西赣方言的语音特点探讨了原始赣方言的若干特点.认为原始赣方言这一概念有助于我们观察和说明赣方言后期的语音变化.
其他文献
本论文主要从提出问题与解答问题的角度出发,以“诗人批评”为中心考察“90年代诗歌批评”状况。论文认为在理论建构方面,“90年代诗歌批评”不仅对现代汉诗的两个基本命题给予
论文首先在第一章同义词研究概述中对古代汉语同义词研究和现代汉语同义词研究的概况进行评述.第二章同义词的界定,第一节界定同义词的相关因素,界定同义词的相关因素主要有
孔子在《论语·为政第二》篇中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他用“思无邪”来概括《诗经》的总体特征,自此,“思无邪”一语成为后世儒家学者解释《诗经》的圭皋。
该文主要探讨白诗中30个语辞的特殊意义或用法.该文所考察的30个语辞中,大多数已被以往的研究者探讨过.该文对它们进行再探讨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上:一、由于材料不足或
该文对20中国现代主义戏剧的研究立足于多元宽容的学术眼光,试图在世界文学的横向联系与中国文学的纵向发展交汇成的立体时空和一个科学的文学史构架中,深入20世纪中国文学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