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螺旋磨粒流抛光机理及其工艺研究

来源 :浙江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eo551218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面加工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也是难点,因其结构特征的影响,传统的工具接触式抛光方法难以对其进行全面的加工,而且抛光后的工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加工损伤以及加工不均匀等问题,抛光质量很难满足实际加工的要求。为了增加抗腐蚀性和表面硬度,通常需要对铝合金零件进行硬质阳极氧化,然而部分工件的阳极氧化膜存在不同程度的色斑缺陷,影响产品外观质量,严重的甚至导致产品报废,这就需要对氧化膜进行抛光处理。若采用挤压珩磨等方法抛光此类零件,不但表面粗糙度很难提高,还有可能会破坏薄壁氧化膜,因此有必要改进原有的光整加工方法,或者探寻新的光整加工方法来实现薄壁氧化膜的精密加工。针对表面加工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复合螺旋式约束磨粒流抛光新方法,该方法是在待加工表面配置螺旋式约束模块,使工件表面与模块间形成约束流道,利用湍流状态下的磨粒流对工件表面进行微力微量的切削作用实现工件表面的加工。本文的主要工作和成果如下:(1)基于颗粒的动力学和磨粒流的基本理论,构建螺旋式约束磨粒流的物理模型,选用RNGk-ε模型和混合模型作为本论文的湍流模型和多相流模型。(2)基于颗粒的冲蚀磨损理论,简单分析材料的去除模型,探讨建立单颗粒冲击模型和固体颗粒的冲蚀磨损,并对磨粒的冲击磨损特性进行理论研究,从而进一步分析材料的去除机理。(3)基于RNG k-ε湍流模型和混合流体模型,利用FLUENT对流道内的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当约束模块保持静止时,磨粒流在约束流道内达到了湍流状态,流道内部的速度场、压力场、湍动能分布比较均匀,这有利于磨粒流的均匀加工,随着约束模块转速的提高,流道内部的流速也逐渐增加,加强了颗粒对壁面的刮削作用,有效提高了磨粒流的加工效率。并且仿真了工件与约束模块间隙对加工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两者之间适合的距离更有利于磨粒流的加工效率,提高加工效果。(4)基于颗粒图像测速系统(PIV),对螺旋槽内的流场特性进行了研究,获取了颗粒的速度场特性和涡量特性,利用高速摄影仪对流道内的颗粒进行了观测得到了整个流道内部颗粒的运动特性,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5)基于流场仿真和观测实验的结果,合理搭建螺旋式约束磨粒流加工实验平台,加工实验的结果表明,当约束模块静止时,在磨粒流微力微量的切削作用下,工件表面质量得到有效的改善,随着约束模块转速的不断提高,原本粗糙的工件表面逐渐趋于平整,材料去除量也逐渐增加,模块的高速旋转运动提高了磨粒流的整体加工效率,加工实验的结果有效证明了螺旋式约束磨粒流抛光方法的可行性和高效性。综上所述,本文对螺旋流场相关特性进行了仿真,合理搭建了复合螺旋磨粒流加工实验平台,仿真与实验基本相吻合,为进一步对加工的工艺参数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马铃薯块茎蛾Phthorimaea operculella(Zeller)(Potato tube moth,PTM)(鳞翅目:麦蛾科)是一种世界性的茄科作物害虫,主要通过幼虫取食叶片和钻蛀块茎对作物造成危害。昆虫在长期的进化中形成了灵敏的嗅觉感觉系统,帮助昆虫选择栖息地和寄主植物,躲避天敌,完成交配和繁殖行为。而性信息素的识别是鳞翅目昆虫成虫间化学通讯的重要环节,对于这些昆虫实现种间隔离和种间交
提高作物生产的N素利用率是我国农业生产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明确一种氮肥增效剂----“氮来福”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与使用技术,本研究以陆地棉中棉所49为材料,通过设置不同施N水平与氮来福不同混施比例,研究了对棉花生长发育、产量、纤维品质和N素利用以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获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在N总量减10%的条件下掺施氮来福,可以提高棉花生育中后期的株高、叶片SPAD值和叶绿素含量,可以改善中后
石蜡由于具有较大的体膨胀系数,稳定的化学性质,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可作为微驱动器动力源,提供较大的驱动力和驱动位移,在高功率微驱动器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石蜡极低的热导率导致石蜡热响应速度慢,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才能达到一定的驱动位移,限制其进一步发展。本文尝试在石蜡中添加高导热颗粒来改善石蜡热导率,提高其热响应速度。本文采用有机物前驱体热分解法,以甲酸铜-辛胺配合物为前驱体,在石蜡体系中制备了
目的基于前期对鳖甲肽HGRFG药效学的初步研究,研究不同给药方式对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大鼠治疗效果的影响;考察鳖甲肽HGRFG是否通过抑制大鼠原代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HSC)中TGF-β/Smad信号通路中信号转导抑制大鼠原代HSC活化,从而抑制其分泌细胞外基质。方法1.采用腹腔注射四氯化碳橄榄油溶液(CCl4:Oil=4:6)建立SD大鼠肝纤维化模型,随机分
随着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各国对燃料油中硫含量提出了严格的限量标准。欧盟国家从2010年起,燃料油中硫含量必须低于10μg/g,在燃料电池方面,其燃料油的硫含量必须低于0.1μg/g。传统的加氢脱硫虽可有效地脱除汽油中的无机硫化物,但很难脱除噻吩及其衍生物。在许多非加氢脱硫的方法中,吸附脱硫具有选择性好、操作费用低、条件温和等优点,而其中π络合吸附脱硫比物理吸附脱硫更具有选择性,比化学吸附脱硫更易于
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国内外对环境和食品中农药残留监测的力度不断加强。在这种大环境之下,样品前处理技术的发展尤为重要。分散液相微技术(Dispersive Liquid-liquid Microextraction,DLLME)是一种操作简单、高效、环保且微型化的新型样品前处理技术,在分析领域中被广泛应用。学者们通过断改良创新,提出了多种高效的新型分散液相萃取技术。超声微波协同
大豆油脱臭馏出物是提浓天然维生素E(VE)的重要原料,成分复杂,主要有VE、甾醇、甘三酯和游离脂肪酸等。为了更好地分离VE,本文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研究了甲酯化反应预处理原料的影响,得到切合实际生产的工艺条件;然后采用高真空蒸馏耦合分子蒸馏两步法提取VE T50产品(天然维生素E含量50%以上)。本文还通过ASPEN模拟和刮膜式分子蒸馏的设计与选型,为工业化生产提供了一些初步的数据。首先对原料油酯
近几年来,反应型荧光传感器因其高选择性和高灵敏性的特点得到了快速的发展。随着人们对检测要求的提高,对该领域的研究将会朝着灵敏度更高、反应时间更少、应用范围更广的方向发展,此外,反应型荧光传感器在生物检测以及实际应用方面也有望得到进一步的应用发展。以香豆素和苯并咪唑合成了含C=N的荧光传感器1,可实现比色检测Cu2+和荧光检测Hg2+。Hg2+的加入引起传感器1荧光强度增大,量子产率由0.009变为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它不仅会造成大气的光化学污染,而且毒性大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催化燃烧法是一种对环境友好、能耗低、效率高的有机废气治理技术,催化燃烧技术中最关键的是催化剂的选择,因此研究和开发廉价易得、活性高及热稳定性好的优良催化剂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Cu-Mn-Ce三元复合氧化物催化剂是课题组一直在研究的一类高效VOCs催化燃烧催化剂。高比表面积的SiO2一直
辛伐他汀(simvastatin)属于他汀类(statin)药物,主要用来降低血脂含量,能够有效扼制内源性胆固醇的产生,常被用作血脂调节剂;氯沙坦(Losartan)作为重要的沙坦类(sartan)降血压药物,能够有效阻断血管紧张素II的产生,对调节体内血压起到了关键性作用。两种药物常被用来治疗高血脂、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这两种药物的发展也倍受人们的关注。其中2,2-二甲基丁酰氯是合成辛伐他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