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瑶药权提汤联合TACE与单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与毒副反应,为瑶药有效治疗肝癌提供临床依据。促进瑶医药干预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规范化诊疗方案的形成。 方法:连续入组68例临床或病理确诊无手术指证或不愿意手术或术后复发的拟行 TACE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分别于TACE前1周及TACE术24小时后服用权提汤,对照组单纯TACE,两组介入术后均配合常规补液、对症治疗。连续治疗1疗程(40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行为状态Karnofsky评分变化、实体瘤大小及 TACE后毒副反应(恶心呕吐、胁痛、发热、肝损伤等)发生情况,比较两组临床获益情况。TACE前3天、TACE后1周分别查肝功能观察肝损伤情况,治疗结束后复查肝功能了解肝损伤情况;治疗前行CT或MRI评价肿瘤大小,治疗结束后行CT或MRI评价肿瘤大小。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8例患者,其中治疗组、对照组各3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行为状态Karnofsky评分、肝功能分级等方面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衡性较好,具有可比性。客观反应率方面:生活质量:治疗组改善21例,稳定9例,恶化4例,ORR为88.2%;对照组改善11例,稳定14例,恶化9例,ORR为73.5%,两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体瘤大小:治疗组34例:CR:8例, PR:10例,SD:7例,PD:9例,控制率:73.5%。对照组34例:CR:5例,PR:8例,SD:9例,PD:12例,控制率:64.7%。两组对肿瘤病灶的控制均有一定作用,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ACE后毒副反应:采用WHO制定的抗肿瘤药物毒副反应分度标准,分为0-Ⅳ度。治疗组共有2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其发生率为70.6%;有28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胁痛,其发生率为82.3%;有2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其发生率为85.3%;有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损伤,其发生率为20.6%。对照组有3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其发生率为97%;有33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胁痛,其发生率为97%;有33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其发生率为97%;有2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肝损伤,其发生率为58.8%。两组比较治疗组TACE后毒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瑶药权提汤联合 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临床疗效肯定,权提汤能明显降低 TACE后恶心呕吐、胁痛、发热、肝损伤等毒副反应,并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价格低廉,值得进一步研究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