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隐喻翻译研究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wangzu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隐喻研究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传统研究历来把隐喻归为修辞学的范畴,视其为一种修辞手段。直到20世纪70年后,隐喻的研究才从单一的修辞学扩展到哲学、语言学、语用学、语义学、认知心理学等多学科、多视角的研究。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研究的最大贡献是揭示了隐喻并非是一种可有可无的修辞手段,而是人们认知世界过程中一种不可或缺的重要方式和工具。认知语言学派认为隐喻是用某一领域的事物和经验表达另一领域的事物和经验。隐喻的研究不仅能够揭示出语言层面的修饰作用,更能够深入了解人类认知机制的运作特点。认知语言学对隐喻的研究揭示了隐喻的认知性质。对于翻译来说,认知语言学的理论发现无疑给隐喻的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和理论基础。这一发现必将影响翻译界中对于隐喻翻译的研究。本文主要应用莱考夫和约翰逊的认知理论研究隐喻。该学派的核心理论是概念隐喻,即从源域到目的域的映射,并与此同时研究揭示中英隐喻中蕴含的文化信息。本文运用概念隐喻理论解释了不同国家隐喻存在异同的根本原因,即首先概念隐喻的存在基础是人类的经验,西方东方文化中普遍存在相同的经验、身心反应和认知从而产生了相同的隐喻,这使不同国家间的交流较为便利。其次,文化的差异也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不同的概念隐喻,有些只存在于一种语言文化中而在其他文化中难以找到与之相对的概念,还有一些则由于不同文化中的运用不同而造成些许差异,并因此而产生了种种翻译难题,而这些则需要译者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当今的翻译研究中,不乏对英汉语言的对比所做出的努力。然而,从认知角度探讨中英隐喻的文章并不多见,尤其在跨文化翻译策略方面的成果也尚数少数。鉴于隐喻在认知当中所起到的不可或缺的作用,如能将其完美的移入不同文化,必能拓展对于人类思维、价值系统的认识,亦能丰富本民族语言文字。作者提出几点在语言间隐喻移植及翻译的应对策略。概括而言,隐喻与翻译紧密相关,既然认知是形成隐喻这种人类语言普遍现象的基础,避开认知谈隐喻的翻译显然是不科学的。
其他文献
介绍了旧房加层的优点,提出了几种旧房加层的常用方法,指出结构构件加固后的承载计算不能简单地把新旧构件的承载力予以叠加,而应考虑承载力折减系数,可供旧房加层工程参考借
由于大多数药物在体内的选择性不高,造成了药物对非病灶部位产生毒副作用。本课题利用硅的生物相容性好和低毒性等优点,以及纳米管具有较大空腔体积和表面积且易功能化等特征,采
武术之所以具有独特的魅力,不仅因为它有高超的技巧、迷人的神韵和防身、健身的作用,还在于它的技术体系和理论体系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内涵。在中国武术兵器的发展中,剑的地位
话剧作为一个西方化的文学形式传入我国,先天地与外来文化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如何把这种外来艺术形式和民族传统有机结合,使之在中国的大地上生根发芽,在话剧的发展历程中留下了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经济建设上取得了举世闻名的成就并逐渐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浪潮。中国与世界需要相互了解与促进,作为媒介之一的商务英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我们可以通过
我们的祖先自古以来就很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充分认识到了人类与生态之间协调关系的重要性,在保护森林资源方面尤为重视。《国语·周语下》记载:“《诗》亦有之曰:‘瞻彼旱麓
目的:通过对在大理州医院儿科就诊治疗的小儿肺炎的病原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大理地区小儿肺炎的病原学流行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76例肺炎患儿在疾病初期,采用间接
本文首先梳理了单纯动词「取る」及复合动词前项「取り-」的语义用法,认为词汇型复合动词中「取り-」的多义性明显下降,且抽象化程度呈连续性样态。其次,本文结合后项的特点
字体细节设计是平面广告设计中一个很小的,但是又不容忽视的关键点。因为字体作为文字的特有面貌在储存、传递、交流信息的时候起到重要的媒介作用。字体中一些细小的环节给
根据土钉墙支护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分别从设计、施工及监测三方面阐述了土钉墙支护工程的质量控制要点,并提出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从而提高土钉墙支护工程质量,确保施工顺利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