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研究BCC的凋亡活性与Bcl-2、Bax蛋白的表达,探讨其与BCC生物学行为的关系以及临床上采用Sexton标准诊断BCC的必要性。 方法: 按照Sexton的BCC病理亚型标准对46例BCC划分亚型,并据此将它们分为非侵袭性和侵袭性BCC组;采用TUNEL法和免疫组化LSAB法在石蜡切片原位检测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及Bcl-2、Bax蛋白的表达,并以平均光密度评价免疫组化结果;比较两组BCC间AI、蛋白表达水平、Bcl-2/Bax值之差异,并分别研究两组BCC中AI与其它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按Sexton标准划分46例BCC,其中21例归入非侵袭性BCC组,25例归入侵袭性BCC组;Bcl-2、Bax蛋白普遍表达于BCC;非侵袭性BCC组Bcl-2 AOD、Bcl-2/Bax高于侵袭性BCC,AI则低于后者,P值分别为0.005、0.044、0.041;且AI与Bcl-2 AOD、Bc1-2/Bax呈负相关,P值分别为0.045和0.015;侵袭性BCC组中AI与其它指标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Bax AOD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值为0.979。 结论: l杜U狐踏太沏彬广工刑矽从7-二、八二。芥八人在:-矽人;私“撮命d”&超扰杜邢才 1.Sexton病 c亚型标准Al映了BCC生物学 Jt为的差异,T & 分非侵袭性和侵袭性**C,有利于判断预后和选择治疗方 法,应为临床所采用。 人*UN日L法可用子8*C凋亡检测的回顾性研究,但方法需 t 改进,且评价阳性染色结果时需结合凋亡的形态学特征。 3.Bd-2、Bax蛋白参与了 BCC的友病,BCC可能通过抵 抗 凋亡发生、发展。 4.非侵袭性 BCC的 BclZ 蛋白表达水平,BclZ/Bax高子侵 袭性 BCC,而 AI则低子后 k;BclZ蛋白、Bax蛋白是非 侵袭性8*C凋亡蚤乱的主要调节因素,而侵袭性8*C凋 亡紊乱则可能还有其它因素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