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语言学领域最困难的研究课题是语言产出,它涉及从思维到语言过程中极其复杂而又难以观察或测量的认知加工。因此,收集人们话语产出过程中的舌尖现象、语误、停顿等外显话语行为并研究它们发生的时机和方式,已成为心理语言学家研究语言产出心理的方法之一。词汇提取是进行语言产出时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不管是单语还是双语,都要提取单词的语义,语音,及句法信息,这样才能够进行正确和持续不断的的语言产出。舌尖现象(the-Tip-of-the-tongue, or TOT)是语言产出过程中词汇提取时一种普遍出现的现象,备受心理语言学家的关注。舌尖现象指说话者想要用某个词表达意思,却又无法正确提取该词的一种状态。但是,目前此课题的研究多数集中在对母语舌尖现象的研究上。与单语相比较,双语的认知过程因涉及到第一语言或者母语的迁移影响而更加复杂,而利用舌尖现象进行研究的极少。本论文将舌尖现象作为研究的窗口,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探索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英语产出时对单词的语义,语音和句法进行加工的特点。实验分析了受试者提取英语单词时分别处在积极TOT状态和两种“不知道某词”状态时,对于词汇的句法和语音信息的提取情况。实验发现:当受试者在看到英语单词的定义时,多数人首先想到的是此定义所对应的中文单词,然后再转换为对应的英语目标单词;当受试者处于积极TOT状态时,对于单词语音的提取正确率显著高于两种“不知道某词”状态下的语音提取的正确率,而将积极TOT状态下受试者对于词汇句法的提取正确率分别与其在两种“不知道某词”状态下的词汇句法提取正确率相比较,均无显著差异;而且在积极TOT状态下,不论受试者是否能正确提取某词的语音信息,他们对于句法信息的提取率都没有显著差异;反过来,受试者词汇语音信息的提取率在词汇句法正确和句法句法不正确的情况下也无显著差异。以上发现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加工单词时,多数情况下会首先启动母语语义对应的单词,然后再检索英语目标词;目标词的句法与语音加工彼此是相互独立的,不存在语音或者句法成为彼此加工的中介问题。另外,以往本族语研究显示,受试者处在积极TOT状态、“不知道某词”状态或消极TOT状态时,对于句法信息的提取结果之间有显著差异。但本研究把英语为外语、汉语为母语的双语者作为受试,实验结果表明,双语者在对外语词汇提取时,无论处于三种状态中的哪一种,对于词汇句法信息的提取都无显著差异。这个结果可能表明,双语者母语对于词汇信息的把握会映射到英语词汇句法信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