蚓激酶基因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

来源 :天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chCon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蚓激酶(Lumbrokinase,LK)是从蚯蚓体内提取的一种具有纤溶活性的蛋白水解酶,它能直接降解血中纤维蛋白原及激活纤溶酶原为纤溶酶。蚓激酶能降低血液粘稠度、溶栓、减少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具有良好的体内外溶栓抗凝作用。作为溶栓药物,蚓激酶先后在韩国和中国上市,在心脑血管疾病治疗中显示出明显的疗效。 毕赤酵母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和成功的外源蛋白表达系统,其培养条件简单易行、容易形成大规模生产;表达产物经过二硫键形成、正确折叠、糖基化及信号处理等修饰,使其特性接近天然产物。鉴于上述原因,毕赤酵母表达系统成为开发蛋白类基因工程药物的首选。 本实验目的是获得能够表达蚓激酶的基因工程酵母菌株。通过PCR扩增目的基因,将其连接到毕赤酵母分泌型表达载体pPIC9K,得到目的基因表达载体。载体经线性化后,电击转入毕赤酵母GS115中,经过组氨酸营养缺陷平板筛选及G418筛选,得到一系列转化子。经PCR验证,目的基因已经转入酵母体内。Northern dot blotting检测目的基因已在酵母体内转录。将得到的转化子在甲醇营养限制平板筛选,得到的转化子鉴定为甲醇利用缓慢型Muts。经诱导后的发酵液可以溶解血纤维蛋白平板。 本实验为基因工程生产蚓激酶的中上游工作提供良好的理论支持,为下一步大规模发酵打下基础。
其他文献
纳米半导体与有机和一般无机电致发光材料相比,电子亲和能大,发光谱窄。通过控制合成的条件,改变纳米半导体晶粒的尺寸可以使之具有不同电子亲和能及电离势,其吸收和发光特性
柔嫩艾美耳球虫(Eimeria tenella,Et)是专一性寄生于鸡盲肠的单细胞原虫,是引起鸡球虫病的主要病原之一。目前鸡球虫病的防治主要依赖于化学药物,但耐药性的产生使药物效果大打折扣,因此了解虫体与宿主的互作机制,研发新型防治技术已经刻不容缓。外泌体(exosome)是一种可携带蛋白质、RNA和脂质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的膜性小囊泡,可以介导免疫调节、细胞迁移和细胞间通讯等功能。目前已报道了多种
学位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能量的需求也日益增多。如今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及少量的风能、核能以及地热能等。然而,传统化石燃料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并且由于近些年的无节制的大量开采,已经日趋枯竭。同时,燃烧化石燃料所产生的污染性气体已经给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极大的影响。因此,开发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已成为目前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电化学储能或者转化装置,由于其具备高的功率密度
学位
植物抵抗病原菌侵染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复杂的细胞信号转导过程,NO作为一种新型植物信号分子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本试验以感染叶锈菌的小麦叶片细胞间隙液IWF-260作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