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手术钻孔辅助机器人分析与拖动控制算法的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j5310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是治疗脊柱压缩性骨折、脊柱损伤及退行性变的常用微创手术方法,椎弓根穿刺定位及脊柱钻孔是其中的重要步骤。就脊柱钻孔而言,国内大多数医院,都是由医生手持骨钻进行脊柱开孔;长时间手持骨钻出现的疲劳以及生理颤抖增加了脊柱钻孔时的潜在风险。医生徒手拖动控制脊柱手术钻孔辅助机器人介入治疗成为一种新的解决方案。本文对脊柱手术钻孔辅助机器人的运动学、工作空间和变形作了系统的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非线性扰动观测器反馈线性化的控制算法以实现辅助机器人的被动柔顺,从而使其能够辅助医生完成脊柱手术。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如下。(1)阐述了脊柱手术钻孔辅助机器人的工作空间要求、结构组成和工作原理,并对其正/逆运动学进行了分析。基于DH参数法推导了脊柱手术钻孔辅助机器人的正运动学方程。基于Z-Y-X欧拉角变换建立了脊柱钻孔目标坐标系相对基坐标系的齐次变换矩阵,并提出了一种离散方法对脊柱可能的施钻方向进行了有限离散,使用MATLAB机器人工具箱对其进行了逆运动学数值求解,结果表明辅助机器人在垂直锥度范围内至少90个施钻方向均可达。(2)基于机器人正运动学使用Monte Carlo方法建立了脊柱手术钻孔辅助机器人的可达空间模型。可达空间能够包含0.2m*0.3m*0.8m的长方体空间,其比工作空间要求的调节范围0.3m*0.3m*0.3m大77.78%;在x=0.7m处,辅助机器人在Y方向能够覆盖的宽度约为0.8m,其可达空间能够满足患者脊柱手术空间要求。同时建立了脊柱手术钻孔辅助机器人可达空间的可操作度模型,对辅助机器人的末端执行器的定位和定向的可操作能力进行了定量描述。(3)完成了脊柱手术钻孔辅助机器人的静力学分析、0-100Hz频率范围的模态分析和0-60Hz谐响应分析。辅助机器人的静变形主要为立柱+Y方向的挠度,其末端执行器处最大位移约为1.15mm。在分析频率范围内辅助机器人有6阶模态振型。辅助机器人X方向的第一阶至第三阶振型分别为其第二阶、第三阶及第六阶模态振型,Y方向的第一阶及第二阶振型为其第一阶模态和第六阶模态振型,Z方向的第一阶振型为其第四阶模态振型。模态分析结果也进一步表明相比Z方向辅助机器人在X和Y方向的刚度更低。谐载荷作用下脊柱手术钻孔辅助机器人的主要变形发生在第一阶固有频率、第二阶固有频率及第四阶固有频率附近,其主要变形发生在Y方向和Z方向上。X方向的最大位移为1.42*10-5m,而Y方向和Z方向最大位移响应分别为4.514*10-4m、7.562*10-4m,X方向的最大位移比Y方向的最大位移小96.85%,比Z方向的最大位移小98.12%。脊柱手术钻孔辅助人在脊柱钻孔反作用力谐载荷下变形小,结构可靠。(4)建立了基于非线性扰动观测器反馈线性化控制算法,具体设计了外环参考速度轨迹生成器、内环位置控制器及非线性扰动观测器。从理论上严格证明了非线性扰动观测器和跟踪误差系统的稳定性,并对系统内动态的稳定性进行了简要证明。推导证明了在基于非线性扰动观测器反馈线性化控制算法下,机器人操作臂末端具有各向同性加速能力。非线性扰动观测器对误差进行了补偿,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仿真实验表明基于非线性扰动观测器反馈线性化控制算法能使辅助机器人操作臂拥有更好的被动柔顺能力。对基于非线性扰动观测器反馈线性化控制算法分别进行了同方向常数力、同方向变力及不同方向常数力跟踪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速度跟踪误差分别在10-3m/s、10-4m/s及10-3m/s量级,末端执行器速度几乎没有超调。与零力控制算法和导纳控制算法相比,在基于非线性扰动观测器反馈线性化控制算法下,机器人操作臂末端执行器速度与拖动力经历的过程无关,其仅仅由当前拖动力唯一决定。基于非线性扰动观测器反馈线性化控制算法更加适合脊柱机器人的被动柔顺,换句话说其更加适合医生直接拖动脊柱机器人以实现医生与脊柱手术钻孔辅助机器人的直接交互。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笛卡尔空间45°、45°、135°及-135°方向上,在基于非线性扰动观测器反馈线性化控制下,拖动力与操作臂末端执行器速度之间的关系始终遵循参考速度轨迹生成器。基于非线性扰动观测器反馈线性化控制算法的性能优越,适合外科医生直接拖动控制脊柱手术钻孔辅助机器人介入脊柱手术治疗。
其他文献
五轴数控机床的性能决定了一个国家制造行业的发展水平,从国防事业中各种大型复杂零件的高效精密加工,到我们随时使用着的手机零部件,这些外观精巧且加工精密的产品都是由精密数控机床加工而来。然而,在高精密制造方面,虽然我国使用着和国外相同规格的功能部件,并且也拥有国产的先进数控系统,但加工精度与国外相比仍存在差距,想达到同样的加工精度还无法自给自足。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机床自身零部件在
随着用户对数控系统的需求将朝着个性化、定制化发展,目前市面上成熟的封闭式数控系统存在开放性和灵活性不足的问题。除此之外,大部分优质的数控系统还掌握在近期与我国时有摩擦的部分西方发达国家手中。市场对国外封闭式数控系统的依赖不仅限制了数控系统的个性化,更不利于我国制造业长期稳定的发展。为了满足机床对数控系统的开放性、灵活性需求,同时为了降低对其他国家拥有产权的产品的依赖,本文基于LinuxCNC开发了
工业机器人作为先进制造业的关键支撑装备,其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也是未来实现工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的重要保障。当前国产工业机器人高精度力-位控制系统的发展被运动和力等核心控制技术的缺失所掣肘,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方法创新、控制算法实现等迫在眉睫。为此,本文以应用广泛的6R工业机器人(以ABB IRB 4600型机器人为例)为研究对象,对其在运动学与动力学领域存在的关键重难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结合
外骨骼机器人是一种可穿戴的机械设备,穿戴在使用者身体外部,跟人体同步运动,可以为穿戴者提供身体保护、支撑以及额外的动力,通常用于辅助穿戴者完成运动或增强穿戴者的身体机能,在工业、医疗、军事等多领域均有应用前景。绑缚系统是将外骨骼穿戴在人体表面并保持人机同步运动的连接结构,起着将外骨骼的助力由机械结构传递到人体的重要作用,影响着外骨骼和人的运动匹配性,进而影响外骨骼的穿着舒适度以及助力效率。本文聚焦
核设施在退役后会产生大量表面受到放射性污染的金属废弃物,需对其表面进行激光烧蚀去污以去除废弃物表面沉积的放射性核素。由于存在放射性污染,整个清洁过程必须避免人工操作。因此,使用机器人作为执行装置搭载激光烧蚀器对废弃工件进行清洁。在这一过程中,机器人的运动规划算法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运动规划直接决定着机器人的作业效率和运动性能,是机器人自动控制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针对激光去污系统,开发了由废弃工件
植原体(phytoplasma)原称类菌原体(mycoplasma-like organism,MLO),是引起众多植物病害的一类重要原核致病菌,隶属于柔膜菌纲,植原体暂定属。植原体在植物和昆虫中广泛分布,能引起许多重要粮食作物、蔬菜、果树、观赏植物和林木严重病害,造成巨大损失。中国是发现植原体较多的国家,至今已报道了100多种植原体病害,遍布全国各地。严重为害的有枣疯病、泡桐丛枝病、小麦蓝矮病、
作为轮式机器人的重要一员,两轮自平衡机器人具有结构简单、控制方式多、运动灵活等特点,两轮结构使其可以实现原地回转,在空间狭小的环境下完成任务时可以发挥出极大的优势。通过在机身上增加各种传感器和机械结构,还能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如危险排查、消防报警、工业搬运、智能物流、短途代步等,发展前景十分可观。同时,两轮机器人是一个欠驱动、不稳定的非线性系统,可作为验证各种运动控制算法的平台,所以对算法的研究具
近年来,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卫星定位和导航系统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对卫星的定位和姿态模拟需要很高的精度,转台运动控制系统可以在室内完成模拟实验。新型材料的出现和制作工艺的提高,使得各类元器件的精度和可靠性得到了大幅提升,数字控制器的控制能力变强,相应的设备也有了更高的性能要求,尤其是当转台系统受到外界复杂环境的干扰时,对转台的精度和稳定性又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对国内外转台构成和控制方法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系
压电陶瓷微动位移平台具有零摩擦无噪声、无需润滑、结构紧凑、负载能力强、分辨率高以及响应速度快等优点,在生物医学工程、精密机械制造等领域被广泛使用。然而,压电陶瓷材料本身存在迟滞特性,会降低位移平台的定位精度。为了解决迟滞非线性对定位精度的影响,通过采用逆模型补偿与PID的复合控制方法,对压电陶瓷位移平台的迟滞非线性进行了校正。具体的工作内容如下:分析了压电陶瓷引起位移变化的微观机理,针对压电陶瓷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