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媒体外交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与公共事务相互分离,其合法地位一直受到种种置疑。全球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任何国家、民族都不可能处于封闭状态,必须以开放姿态面对媒体全球化的挑战。媒体外交对于国家外交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大多数学者和官员都认为媒体对于一个国家对外政策的传播发挥了十分关键的作用,媒体塑造的形象迫使政府和公众采取行动。大众传媒卷入外交过程之后,不仅成为影响外交决策过程的重要因素,也成为外交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政府不仅要学会充分运用本国的大众传媒对其他国家的民众施加影响,进而影响其他国家政府的决策过程,更重要的是学会和外国的大众传媒接触和交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大众传媒的日益发达,媒体在外交中越来越重要,成为各国外交努力追求的重要目标。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一场灾难。战争初期,在法军全线溃败后,英国被推向了抗击德国的最前沿,难以独力抵挡法西斯的猛攻。而美国拥有强大的经济、军事力量,在文化上又和英国有着极强的相近性,英法的安危对于美国人而言又是至关重要的战略态势。因此二战时期的英国为了寻求美国的战争援助,运用了一系列的媒体传播手段对美国各阶层进行外交攻势。在战争爆发伊始到珍珠港事件爆发前后,英国一边顽强地抗击敌人,一边全力进行对美国的媒体外交。随着战争形势的不断变化,英国政府也在随时调整自身的外交策略,力求在不引起美国人反感的前提下,激起他们的同情心和反法西斯决心。从1939年9月到1941年底,英国人在政府对外传播组织、BBC广播和其它各种形式的传播途径上进行了不断的改革和发展,适应了不断变化的传播态势,达到了较好的媒体外交效果,最终将美国人拉入了二战的战场。本文分为七个部分。除绪论外,第一章主要通过有关中外文献综述,来阐述媒体外交的基本涵义,包括几类相近的概念释义与区分,以及媒体外交的基本特点和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与基本发展脉络。第二章开始分析二战伊始英国对美国的媒体外交,列举该阶段的英国媒体外交背景和组织机构。第三章为丘吉尔上台之后——即不列颠之战前后的英国对美国媒体外交。第四章为珍珠港事件爆发前后的英国对美国媒体外交。第五章是对二战期间英国对美国媒体外交效果的评估。而最后一章作为全文结语,对媒体外交和本文案例进行总结。本文即从分析媒体外交的涵义入手,以二战时期英国对美国媒体外交作为案例,展现英国在此期间的媒体外交策略和手段,并解析其效果,以期达到丰富媒体外交研究成果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