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课题利用语义场理论和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理论,对斯瓦德什《百词表》中跟"树木"有关的5个核心词(分别是"树tree 23位"、"种子seed 24位"、"叶子leaf 25位"、"根root 26位"、"茎皮&皮肤bark&skin 27&28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全课题由七章组成.第1章绪论,介绍了核心词的研究的意义、目前国内外研究的状况、本课题的创新点、本课题研究的材料和方法等.第2章到第5章,通过利用汉藏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理论,对"树、种子、叶子、根"四个核心词的早期语音面貌和语源进行了探讨.具体说来,就是先建立语义场,再建词族,然后再跟民族语文进行对比.在系联同族词时,在收集资料和整理阶段,采取不同的研究方法:在收集资料时,采用"经之以义,纬之以声",注重的是语义,辅之以声;在整理时,则运用"经之以声,纬之以义",即按照语音来分析、整理收集到的材料.第6章与前四章不同,它通过利用语义场理论,采用数理统计和典型例句相结合的方法,对"茎皮&皮肤"的语义场及其在汉语史中的演变做了比较细致的考察,对汉语的历时词汇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第7章为结束语,对本课题进行总结.本课题的研究为汉藏比较语言学提供了不少很有价值的材料,对汉语词汇史、汉藏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方法也作了一定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