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山核桃为胡桃科核桃属植物,是国家3级保护濒危植物,主要分布在浙皖交界的天目山山区。本文以加工后的临安山核桃仁研究对象,以萃取效率(总峰面积、总出峰数)为指标,对HS-SPME萃取山核桃挥发性物质过程中的6个参数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在确定最优萃取参数的基础上,筛选出3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最终建立山核桃挥发性风味成分的HS-SPME/GC-MS分析方法。然后,将建立的方法应用于优化山核桃仁烘烤
【基金项目】
:
浙江省基础公益研究计划项目(LGC19C200008); 浙江省重点研发项目(2020C02019)和(2020C0204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核桃为胡桃科核桃属植物,是国家3级保护濒危植物,主要分布在浙皖交界的天目山山区。本文以加工后的临安山核桃仁研究对象,以萃取效率(总峰面积、总出峰数)为指标,对HS-SPME萃取山核桃挥发性物质过程中的6个参数条件进行单因素试验,在确定最优萃取参数的基础上,筛选出3个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最终建立山核桃挥发性风味成分的HS-SPME/GC-MS分析方法。然后,将建立的方法应用于优化山核桃仁烘烤条件和探究贮藏时间对山核桃挥发性成分的影响规律方面,以期为制作更香山核桃提供一定理论依据。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HS-SPME萃取条件,确定山核桃挥发性成分最佳萃取参数为:65μm DVB/PDMS萃取头、加盐量为4 mL饱和溶液、萃取温度为60℃、平衡时间为10 min、萃取时间为30 min、解析时间为5 min。在此条件下,共鉴定出45种挥发性化合物,以醇类、醛类和杂环类化合物为主。2.采用优化后的参数,研究了不同烘烤时间和温度下山核桃挥发性成分变化。结果显示:随烘烤时间和温度的增加,山核桃水分、水分活度、颜色和生育酚含量显著下降,甾醇含量无显著变化。65种主要挥发性成分以酯、酮以及杂环类化合物为主,其中MT3和HT3吡嗪含量约占8.71%和12.73%,结合主要呈香物质含量分析,145℃/30 min是最佳烘烤条件,具有烤榛子和烤谷物香味且风味浓郁。3.采用OAV和PCA模型建立,对氧化期间山核桃主要挥发性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酸类、酯类和杂环类物质含量分别减少了82.09%,71.90%和84.51%,其中主要呈香物质2-甲基丁酸乙酯、糠醛等相对含量显著下降,山核桃加速氧化后总体风味下降。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药学服务工作在医院运营管理绩效体系中的价值,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价值核定药事序列绩效奖金额度,从而实现药品费用合理化管控。方法:基于用药数据支撑全院资源配置,优化调整项目和病种结构;规范精准临床用药,开展临床药学服务、专业药事管理和药品调配供应三个维度的管理工作;医院将专业药事管理的量化结果有效融入临床科室各维度的绩效管理中。结果:确定药剂部门的管理职能、量化药剂部门的工作价值、核定药事序
本文是根据2020年版日本《外交蓝皮书》中日翻译实践编写的翻译实践报告。《外交蓝皮书》是由日本外务省制作,用来系统梳理日本外交整体态势,并对今后的外交政策做出展望的文件,每年发布一次。由于《外交蓝皮书》反映了日本的外交政策和方针,因此每年都会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本次翻译实践节选了《2020年版外交蓝皮书》第二章《俯瞰地球仪的外交》、第三章《为促进对日本的理解和信赖所做的工作》和第四章《加深与世
<正>一、前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加快了信息技术的革新速度,目前,大数据已然成为新时代的标签,其在各个领域的融合趋势也逐渐深化。对于企业的发展与管理而言,大数据时代下的品牌管理逐渐成为企业发展的重点环节。企业通过制定品牌营销策略,不断优化品牌的结构,逐渐扩大品牌管理的扎实推进,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助力其实现长远的发展战略。我们也必须认识到,
情境教学法是教师根据学生生活实际,通过创设合理的主题情境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中的具体运用,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思维的能力,进而提升其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信息化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智能化、实时化的监控系统。以某钢厂火灾自动信息报警系统为切入点,针对报警管控器存在的问题和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以提升火灾自动报警信息系统在钢铁厂的应用效果。
<正>当前,我国能耗以煤炭为主的局面正在逐渐改变,包括核电在内的清洁能源快速发展。核电是清洁能源的主力军之一,核能的综合利用,与传统化石能源,尤其是高耗能产业的协同发展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开发能力是教师基本的职业能力。好的课件一般都拥有科学、丰富的教学内容,合理、清晰的布局,巧妙的界面构思以及色彩的合理搭配,在辅助教师教学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把小学语文多媒体课件《晏子使楚》原稿与修改稿进行对比,剖析、探讨课件界面设计的四个关键要素。
以语文要素为主线的统编语文单元,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提供了目标明确的内容支撑。同时,单元贯通的创新编排,发挥出强大的导学功能。为此,教师要依据语文要素,确定教学目标;围绕语文要素,设计教学流程;读写贯通,让学习真正落地。这样,教师就可以让单元贯通在教学中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