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创新氛围、内部控制与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我国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anmil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经济和社会文明的不断发展,企业竞争环境愈发变幻莫测,为了实现稳步发展,企业需要拥有足够的竞争力,创新对于提升企业竞争力是十分关键的,而企业创新的实现最终体现于创新绩效。企业管理者如何将组织文化以及相关制度相结合从而充分挖掘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而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成为了创新实践领域关注的焦点,也是国内外学者理论研究的重要命题。医药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重视创新研发能力的提升。因此,本文基于“文化一制度”双重视角,实证分析了组织创新氛围、内部控制与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创新绩效的关系,为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建议。
  首先,本文在对研究背景进行充分了解的基础上,梳理与三者相关的国内外相关文献,确定本文的研究内容;其次,基于相关理论基础构建本文的研究模型和研究假设。接着,选取2016-2018年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构建组织创新氛围量表,运用内容分析法获取客观数据,并对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基于通过检验的量表数据以及CSMAR数据库获取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并通过因子分析、描述性统计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稳健性检验等一系列假设检验,验证研究假设,分析实证结果。最后,对本文的研究结论、相关建议及未来的展望进行了进一步归纳与总结。
  根据实证分析结果可知:(1)组织创新氛围及其三个维度对创新绩效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有效的内部控制对创新绩效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组织创新氛围对内部控制具有显著正向影响;(4)有效的内部控制在组织创新氛围与创新绩效中的正向效应中起到显著中介作用。基于此,本文从国家以及企业层面为医药制造业的创新发展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分别是:(1)国家层面,政府应积极完善相关政策、助力企业创新,提供资金支持、鼓励人才引进,加强政府监管、打击造假事件,进而为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创新发展提供相应的支持与保障;(2)企业层面,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需要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营造创新氛围,完善制度建设、保障创新环境,提高创新能力、获取竞争优势,充分发挥文化优势,完善内部控制建设,在避免制度僵化的前提下提升内部控制质量,降低创新风险,从而达到促进创新绩效的作用。
其他文献
小微企业一直存在融资难、融资贵难题,且银行的信贷数据表明小微企业获得的金融支持明显不足,因此,开展小微企业信贷融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实际的贷款业务中,银企间信息不对称现象的存在,使得银行采取“信贷配给”政策,不愿意承担小微企业违约的风险。而银企信任有利于促进银企间建立紧密的关系,增加贷款总量。因此,银企信任对小微企业获得融资非常重要,是银保监会等各部门颁布的一系列政策(关于持续深化及提升
学位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不久前胜利闭幕,全党响应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正在掀起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热潮。这次全会的最重要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决议》思想含量、知识含量十分丰富,政治性、理论性、战略性、指导性都很强,是一篇光辉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
目的分析重庆市2010-2020年剖宫产率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全面调查的方法,利用2010-2020年《重庆市产科质量调查表》以及出生医学证明数据,以全市提供助产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为研究对象,进行产妇分娩方式选择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的现况调查。结果2020年全市剖宫产率为47.59%,较2019年小幅上升0.15%;首次剖宫产率43.30%,较2019年上升2.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返乡农民工已经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同时他们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存在的情况却是大多数农民工在返乡之后处于歇业状态,导致他们在城市中积累的人力资本被闲置,这极大地造成了乡村发展过程中内生力量的不足,因此大力推动返乡农民工从事创业活动,不仅有利于其个人的生存和发展,也有利于乡村振兴的实现。  本研究以返乡农民工创业者为主体,依据人力资本理论和创业
当前中国处于新常态背景之下,为适应经济发展趋势,国家正逐步推动经济体制改革。技术创新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国家愈发关注技术创新在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发展以及增强国家竞争力方面所起的作用。技术创新的根源为研发,研发的主体是企业。由于研发活动存在较高的调整成本,企业更愿意保障研发投入的平稳持续。维持研发活动平稳持续需要稳定的资金投入,而创新型企业普遍面临融资约束问题,如何有效地保证研发投入的平稳
学位
企业激进税务行为作为一项经营策略,一方面,企业实施激进的税务筹划有助于增加企业的收益,把更多的资源留在企业内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另一方面,虽然企业进行激进的税务筹划可能获得一定的收益,但也会付出大量的直接和间接成本。由于激进的税务筹划手段具有多样性和隐蔽性等特点,这一手段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严重时可能会造成市场秩序的混乱。现有研究企业激进税务行为影响的文献主要集中在企业层面,忽视了
随着技术革命的不断革新和国际竞争力的竞相发展,科技创新成为促使全球经济转型升级的主要一环。创业板市场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聚集地,关于其作为样本主体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近年来,中国创新投入处于持续增长状态,但是由于中国创新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及试验研究投入结构失衡以及创新市场搭便车的现象发生,导致单个企业不积极投资研发创新的现象发生。针对这一情况,中国先后出台一系列针对企业研发创新的税收激励
20世纪末,美国资本市场上市公司的财务丑闻和财务欺诈事件不断蔓延,例如2001年的安然事件、2002年的世通事件等,这些财务欺诈事件造成了证券市场的剧烈动荡,给了美国经济一个严重的打击,同时,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也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一直以来,监管机构和其他信息用户把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高低作为重点关注的对象,上市公司披露的会计信息在信息用户与上市公司之间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如果其公布的
学位
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使得公司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降低成本增加效益变得愈加重要。随着成本性态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公司经营过程中存在的成本粘性问题可能会给公司带来经营风险,因此如何减少企业成本粘性变得不可忽视。先前研究多数从公司治理、盈余管理等角度探究其对成本粘性的影响,较少深入到不同期限性质债务角度进行研究。现因债务融资渠道的成熟使得债务对公司生产经营存在重要影响,所以本文从债务角度且按不同期
学位
在当下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而创新已然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发展、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展的关键主体,其整体绩效的持续提升对缓解经济下行压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创新活力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能力主要来自其创新能力,而创新能力的提高则需要对研发活动投入大量资金。依据中国现状,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相较于欧美发达国家存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