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劳动政策及立法的演变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ln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劳动立法工作关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十分重视劳动立法工作,从维护工人阶级的利益出发,提出了许多保护工人权益的劳动立法主张,以维护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特别是在土地革命时期,由于当时的左倾错误认识,出现了诸多左倾劳动立法政策和立法思想。随着,抗日民族战线的兴起,中国共产党对劳动立法进行了较大的调整,从抗日根据地的实际出发,确立了既依靠工人阶级又团结资本家,符合现实需要平衡劳资关系的劳动立法政策及法律制度。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劳资两利”的基本劳动政策,改变了以往土地革命时期单方面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劳动立法。抗日战争时期的劳动立法主要涉及劳动保护、劳动合同、工人工资、劳动时间、劳工福利和劳动报酬及劳动争议的解决等内容。这一时期的劳动政策及立法注重平衡劳资之间的利益,各革命根据地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出了符合当时战争环境、有利于生产的劳动立法。   鉴于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国共产党为建立国共合作抗日统一战线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国民党面临亡国灭种的严峻战争形势及各方面的逼迫,开始接受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两党在这一特殊时期都能以保卫国家为己任,精诚合作,在政策法律制度上相互配合,国民党作为抗日战争时期领导全民抗战的政党,制定出了有利于民族团结,抗战胜利的劳动政策,这与中国共产党抗日根据地的劳动立法相互融合,不断统一。   全文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的劳动政策及立法的产生与发展,回顾了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到土地革命时期的劳动政策及立法。第二部分阐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兴起及中国共产党对劳动政策及立法的新认知。第三部分比较详尽的介绍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劳动立法。第四部分分析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劳动政策及立法的社会影响及现实启示,这一部分把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国共产党的劳动立法与同时期国民党的劳动立法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总结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劳动立法的实施效果及现实启示。
其他文献
《物权法》第90条设置的目的在于解决相邻不动产之间因排放有害物质而引发的纠纷,但制度预期与司法实践存在较大反差。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对相邻污染侵害纠纷的法律适用问题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期刊
估值调整条款作为一种新兴的投资工具,已经广泛运用于私募股权投资中。但由于我国尚没有对估值调整条款予以明确规范的法律法规,司法实践中对估值调整条款法律效力的判定还存在不少差异。目前,对于投资人与股东之间的估值调整条款的法律效力,司法实践及理论研究中基本不存在争议,都认为其在没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情况下一般都是有效的。但无论是司法实践还是理论研究中,对于股东与目标公司之间的估值调整条款的法
整车管路按照区域分为发动机舱、底盘和乘客舱管路,发动机舱和底盘管路处于整车恶劣运动环境下,而且种类繁多,材料特性不尽相同,确保管路在极端情况运动不干涉、不磨损,耐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