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社区治理智能化是我国社区治理发展的重要方向。自我国“十二五”发展规划开始,便强调了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于电子政务与“互联网+”理论的城市智能化创建工作,由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城市率先实施,并迅速向国内的二、三线城市拓展。但是,三、四线城市由于基础设施、开展经验、经济水平以及人才建设水平较为落后,使得社区治理智能化进程却迟迟得不到有效的推进。对此本研究以漯河市S社区的社区治理智能化为研究对象,尝试对城市社区治理智能化发展问题进行探讨。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以及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基于城市智能化理论、社区发展理论、社区解放理论等,借鉴国内外社区治理智能化先进地区的经验,对漯河市S社区的社区治理智能化现状、问题、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剖析,认为漯河市S社区治理智能化发展至今,在推动居民自治、加强信息传递、提高政务办事效率等方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政府、资金、企业等多层次和多方面的因素,导致漯河市S社区治理智能化没有发挥全部的作用,存在着智能平台普及率低,社区治理氛围不足;后续资金投入不足,网络平台仍需完善;智能化管理人员短缺,居民参与社区智能化管理不足;城市社区智能化管理社会化、市场化水平不足;缺乏社区智能化评估机制等一系列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对策,例如:优化治理体系,规范服务流程;构建多元化融资机制,推进后续建设;强化队伍的建设,完善管理体制,激发民众参与活力;引入前沿技术,拓展智能化管理空间;建立完善的社区智能化评估体系,形成有效的监督机制等。以帮助其进一步完善城市社区治理智能化体系,形成和谐的社区治理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