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以及《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颁布,教学中不仅要落实知识的习得与再现,还要让学生掌握运用知识技能和实现思考与发展的能力,以应对知识型社会的挑战。语文课程对实现学生终生学习和全面个性发展具有基础性作用,对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农村高中作为保障农村地区教育水平,实现教育公平的主阵地,需要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水平进行提高。语文公开课作为提升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影响着农村地区语文教学水平的提升与学生未来的发展。当前由于语文教师工作任务繁重、理论知识欠缺、对公开课认识不足等问题,导致农村高中语文公开课活动流于形式。本研究旨在通过对甘肃临夏地区三所农村高中的语文公开课实施状况进行调查,掌握当前农村高中语文公开课实施现状,发现农村高中语文公开课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以提升该地区农村高中的语文教学水平。研究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思路。运用文献研究法对近年来关于公开课的文献进行归纳和总结,为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根基,明确借鉴与突破之处。使用问卷调查法以临夏地区三所农村高中的全体语文教师为样本,通过数据统计与分析,了解语文公开课的实施现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以一节具有代表性的语文公开课为研究案例,通过对课例的梳理与分析,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整合问卷及课例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改进策略。结合问卷及课例发现,临夏地区农村高中语文公开课呈现的问题表现为:第一,教师对公开课的重视程度不够;第二,公开课教学设计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撑,环节不够完整;第三,公开课参与主体单一;第四,对学生的实际学情把握不到位;第五,教师文体意识淡薄;第六,教学内容碎片化呈现;第七,教学内容与常态化的听说读写不一致。针对语文公开课中出现的问题,给出了改进策略:转变教师对语文公开课的认识;教学设计中将理论与个人经验结合;扩大语文公开课的参与主体;教学建立在学情分析之上;构建清晰完整的文体意识;教学内容设置要有整体观;教学内容要符合听说读写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