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改革开放开始中国的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国民人均GDP逐年增加,居民的主要矛盾从解决温饱转向对精神层次的追求,对旅游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国内的旅游行业进入到高速发展阶段,旅游活动激增导致旅游目的地受到的影响越发强烈。当旅游目的地处于过载时,不仅会对目的地自身的旅游资源造成不可逆的破坏,还会降低游客的旅游满意度,让游客对旅游目的地的评价降低,旅游体验度差,这些都会对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为了保护森林公园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增加景区客流量和实现当地乡村振兴的目的,本研究从吊水壶国家森林公园自然、资源、经济、心理四项准则等景区实际情况,构建吊水壶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吊水壶景区整体进行指标的权重分析,通过实地考察收集溶洞、冰洞的洞内容积、CO2含量和热量含量的本底值,对景区内主要洞穴旅游景点的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测算,研究吊水壶景点的旅游环境承载力,为吊水壶国家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持,也为吊水壶景区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建议,同时能够为此类型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对景区整体利用实地考察法,文献查阅法、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针对景区现状因地制宜的构建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进对体系进行计算,在结合景区地域情况分析旅游环境承载力利用现状,运用景区依托型的发展模式为加强景区承载力的利用度提出规划建议。根据木桶理论将旅游环境承载力各个分承载力的最小值作为选取指标,即自然环境承载力(NEBC)为8400人/天、资源环境承载力(REBC)为5600人/天、经济环境承载力(EEBC)为240人/天、社会环境承载力(SEBC)为4648人/天,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吊水壶国家森林公园日旅游环境承载力为6160人,年旅游环境承载力为985600人。
吊水壶国家森林公园目前的旅游开发尚未进入开速发展时期,景区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旅游接待设施尚未形成规模,计算得出理论承载力要大于景区现有旅游环境承载力,据此景区目前需要尽快形成以景区为依托型的景区乡村的一体化综合发展模式;做好亮点宣传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
(2)对洞穴景点利用监测洞内CO2浓度和温度,计算溶洞和冰洞的旅游环境承载力。通过测算得知吊水壶溶洞旅游环境承载力较大,溶洞属于疏载状态;冰洞受游览线路的通道制约,旅游环境承载力较小。结果表明:景区整体处于发展不平衡,未得到充分开发的初级阶段。冰洞受游览通道及洞穴构造分为上下两层这两个特点的影响,游客参观人数受限,客流量不变。冰洞的瞬时客流量为22人,全天客流量为154人。为了改善冰洞在这一方面旅游环境承力的缺陷,景区可以实施预约制度,也可以通过修建基础设施,提升游客参观效率。根据目前吊水壶森林公园景区洞穴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生态规划建议,为洞穴景观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为了保护森林公园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增加景区客流量和实现当地乡村振兴的目的,本研究从吊水壶国家森林公园自然、资源、经济、心理四项准则等景区实际情况,构建吊水壶国家森林公园旅游环境承载力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吊水壶景区整体进行指标的权重分析,通过实地考察收集溶洞、冰洞的洞内容积、CO2含量和热量含量的本底值,对景区内主要洞穴旅游景点的旅游环境承载力进行测算,研究吊水壶景点的旅游环境承载力,为吊水壶国家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支持,也为吊水壶景区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建议,同时能够为此类型景区旅游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1)对景区整体利用实地考察法,文献查阅法、专家咨询法、层次分析法,针对景区现状因地制宜的构建旅游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进对体系进行计算,在结合景区地域情况分析旅游环境承载力利用现状,运用景区依托型的发展模式为加强景区承载力的利用度提出规划建议。根据木桶理论将旅游环境承载力各个分承载力的最小值作为选取指标,即自然环境承载力(NEBC)为8400人/天、资源环境承载力(REBC)为5600人/天、经济环境承载力(EEBC)为240人/天、社会环境承载力(SEBC)为4648人/天,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吊水壶国家森林公园日旅游环境承载力为6160人,年旅游环境承载力为985600人。
吊水壶国家森林公园目前的旅游开发尚未进入开速发展时期,景区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旅游接待设施尚未形成规模,计算得出理论承载力要大于景区现有旅游环境承载力,据此景区目前需要尽快形成以景区为依托型的景区乡村的一体化综合发展模式;做好亮点宣传提高景区的知名度;完善旅游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
(2)对洞穴景点利用监测洞内CO2浓度和温度,计算溶洞和冰洞的旅游环境承载力。通过测算得知吊水壶溶洞旅游环境承载力较大,溶洞属于疏载状态;冰洞受游览线路的通道制约,旅游环境承载力较小。结果表明:景区整体处于发展不平衡,未得到充分开发的初级阶段。冰洞受游览通道及洞穴构造分为上下两层这两个特点的影响,游客参观人数受限,客流量不变。冰洞的瞬时客流量为22人,全天客流量为154人。为了改善冰洞在这一方面旅游环境承力的缺陷,景区可以实施预约制度,也可以通过修建基础设施,提升游客参观效率。根据目前吊水壶森林公园景区洞穴旅游存在的问题,提出生态规划建议,为洞穴景观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提供理论支撑。